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第134节(1 / 2)





  物是人非。

  不知从何时起宿花眠柳的少年脸上只剩风霜冷峻, 一身运筹帷幄的野心。

  赵平娘也不再如过去那般明艳喜爱大笑, 见惯了沙场, 昔日说笑的兄弟转瞬殒命,又被迫见到血亲卷入权利争斗, 她的脸依旧美艳, 却沉默许多, 只余凌厉与探究。

  今日,怕是近一两年来,兄弟姐妹几个到的最齐的时候。

  崔舒若、赵仲平、阿宝,还有赵巍衡跟赵平娘。虽说少了个赵知光,但他如今重病, 时而昏昏沉沉, 当半个死人看也就是了。

  明明是灵前,明明众人都还未开口, 可当赵巍衡一迈进殿门, 剑拔弩张的硝烟味便充斥整个大殿。

  太子赵仲平率先开口, 他满面悲伤,“大妹、三弟,你们总算回来了。阿娘、阿娘她已去了……

  她过身前最担忧的便是你们几个, 既然回来了,听哥哥的, 先给阿娘上柱香。”

  自从几人的大哥故去后,他就接过了长兄的重任, 对待几个弟弟妹妹一向关怀。这番话他来说合情合理,可身份一转变,变成太子与明王,这话听起来便不大对,总给人一种太子在趁着窦皇后故去而彰显自己长兄身份的感觉。

  不过,赵巍衡什么都没说,他接过太子递来的香,对着窦皇后的灵柩先拜再跪,复又起身,再拜再跪再扣头……

  他行的是最大的礼。

  一旁的赵平娘同样如此。

  “砰。”

  这是头与冰冷坚硬的地面碰撞发出的声响,赵巍衡实打实的磕头。而在他的身后,还有三五个随行的将领。

  听闻赵巍衡跟赵平娘回来的消息,皇帝即便头疼,也从病榻爬起来,被人扶着来见两个孩子。正逢赵巍衡与赵平娘将香插入香炉,转过身,赵巍衡叩拜皇帝。

  他的动作诚恳尊崇皇帝,吐露出的话却大相径庭,“敢问阿耶,阿娘究竟是如何去的?”

  问法和崔舒若一开始差不多,他们都不信遣来的宦官所言,执意问个究竟。皇帝把当初和崔舒若解释过的话原样再搬了出来。

  可惜,赵巍衡到底是亲生儿子,更硬气些,压根不用容后再查,他站起身,壮硕高大的身体竟似要盖过皇帝一般。也是,他们一个正当壮年,立下赫赫功劳,一个正当暮年,靠权衡之术驾驭手底下的人。

  皇帝的手法不能说有错,可的确比不上赵巍衡的光明磊落。

  “太子妃陈氏?呵。”赵巍衡嗤笑一声,顶撞道:“我虽与她不曾有多少交集,可也清楚她嫁予二哥后谨言慎行,试问阿耶,一个从来能宽容对待丈夫妾室的人,焉会因婆母要为丈夫纳一门显贵的妾就毒杀婆母。

  陈氏,有那个胆子么?”

  赵巍衡语气嘲讽,一点颜面都没留,毫无转圜的将疑点说了出来。

  不讲话说破,是贵族皇室的共识。若是绕着弯,皇帝总能不着痕迹的掩饰警告,可像赵巍衡这样军中人直来直往的做派,委实叫人难以招架。

  皇帝被噎了好半晌,最后也只能拾起皇帝的威严,质问道:“你连朕的话都不信了吗?”

  “若非实话,叫儿子怎么信?怎敢信?”赵巍衡半点不吃皇帝这一套。

  他看向皇帝的眼神布满失望,转而看向赵仲平,目光灼灼,“二哥呢?陈氏为你妻,在阿娘灵前,二哥可能告诉弟弟一句实话?”

  太子的手藏于袖中,紧紧攥住,才能迫使自己不会因为赵巍衡的昭昭质问而偏移眼睛。

  太子咬紧牙,额间的青筋在跳,仿佛十分生气,“我过往亦不知陈氏真面目,任由心如蛇蝎的毒妇在枕边多年,是我不好,我有失察之罪,三弟怪我也是应当。”

  “好,好,好!”赵巍衡连道三声,眼里的怒火有如实质,时至今日仿佛才彻底认识了他的二哥,“我当真有位‘深明大义’的好二哥,大齐当真有位‘仁德无双’的好太子。

  只是阿娘在泉下有知,不知会否后悔生了我们几个讨债鬼?”

  “三弟可是一时悲切,被迷了心智,二哥不怪你,可在阿娘灵前,还请三弟慎言。”太子一副长兄和事佬的姿态,仿佛在包容不懂事的弟弟。

  赵巍衡非但不感恩,反倒是嗤笑一声。

  他的桀骜果然引得皇帝动怒,指着他怒气冲冲道:“你……竟是要忤逆不成?

  连你老子说的也不信,外头人人都道这江山是你打下来的,想来你也存着这样的心思,如今也敢逼问朕了,与其来日你逼宫造反,不如我现下把皇位让给你,免得他日你我父子兵戈相向!”

  当着人前,皇帝的话不亚于诛心之言,若是心志薄弱些,可就是逼着人去死了。

  被君父斥责不孝不忠,哪有活路?

  赵巍衡也硬气,他身上甲胄未脱,直接一个磕头,然后坐直脊背,“儿子不敢。”

  “我看你敢得很!”皇帝的胸膛起伏不断,声高凌厉,显是怒极。

  所有人都跪下给皇帝求情,但皇帝既然能生出赵巍衡这么个刺头,余下的儿女又怎可能是软骨头。

  赵平娘冷不丁开口,“阿耶犯不着动怒,三弟求的不过是真相。阿娘陪着您风雨近三十载,晋室宫廷的明枪暗箭,前晋戾太子的多次刺杀,又为您操持中馈,生儿育女。

  在阿娘面前,难道便不值得您一句实话不成?

  女儿亦不知阿耶您的怒,为的是什么,是气?还是羞恼?

  您既然要在阿娘的灵前逼死三弟,不如把我也赐死,我陪着阿娘一道,路上也好有个伴,一家人不孤单。”

  对赵巍衡皇帝还能言词斥责,可赵平娘终究是多两分宽容柔软,那是他抱着举高高骑马的小棉袄,而且赵平娘长相酷似窦皇后,被她不冷不热的阴阳几句,反倒是让皇帝的气势弱了下来。

  “我何时要逼死你三弟了,你净是胡说,外头待久了,完全没了忌讳不成?”皇帝为了挽尊,最后才不轻不重的念了念赵平娘,比起对赵巍衡的指责,当真可以说是和颜悦色的关怀了。

  可即便如此,对所谓的彻查真相,皇帝也没有松口。

  崔舒若知道继续闹下去也没有用,皇帝是不可能牺牲太子的。她站了出来,脸上没有神情,仿佛失去了知觉,一只手牵着阿宝,淡声道:“阿娘灵前,你们再闹下去是要她黄泉路上亦不安稳么?”

  不论几人出于什么目的,可对窦皇后无一例外都是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