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第134节(2 / 2)


  于是所有人都沉默了,包括皇帝也没再苛责赵巍衡。他有心包庇太子,对发妻亦有愧疚,几十年的感情哪能说没就没,他的伤心病痛足有九分真。

  他再如何绝情,到底是个人,发妻尸骨未寒,就在她的灵前责罚无辜的三子,他做不到……

  众人都安安静静的为窦皇后守灵。

  皇帝咳嗽一声,他渐有年纪,曾经沙场拼搏的暗伤也开始折磨人,本高大威猛的人,此时背影略显佝偻。

  “阿窦,你怎能弃我而去,抛下我一人孤独于世?”皇帝不失悲伤的在心间叹道。

  几个子女见到幼时高大、能轻而易举将他们抱起的皇帝显露老态的脸,都软了神色,到底是阿耶,都有真感情。他们不是天生的皇家,过往受晋室迫害,一家人都常常担忧能否见到明日的太阳,危难时互相依靠的情谊做不得假。

  第二日,皇帝也没对自己的孩子有任何惩罚,反而命人给訾家加封了郡公的爵位,还送去不少赏赐。甚至是赵巍衡,也送去赏赐,对外只说是嘉奖军功,连赵知光都送了不少药材,御医们一茬茬的进去,不知晓的还以为他的宫殿改做太医院了。

  但一切粉饰太平的和睦在赵巍衡知道真相时戛然而止。

  “你说的可是真的?”赵巍衡呼吸急促,迫切追问。

  孙宛娘秀美的眉头微蹙,言行举止仍旧温婉,“妾身不敢虚言,皆是二妹亲口所言。她说,若您不信案卷,可去甜酒巷一看究竟,那里有她暗中派人救下的太子府下人,足以证明陈氏送进宫的玉蔻糕乃是太子所赐。”

  赵巍衡早在孙宛娘前头说的时候,心里就信了七八分,崔舒若不是无的放矢的人。而在得到孙宛娘的解释后,他彻底倒戈,比起陈氏害死窦皇后,或是太子故意毒杀窦皇后,唯有这个解释才合理。

  他握住茶碗,用力之大,硬生生将其捏碎,“好一个太子!

  我总以为我们还是一家人,尚且顾念几分亲情。可,宛娘,我的阿娘竟是因他的一己之私而死,多可笑啊,啊?”

  赵巍衡回忆起往昔自己纵马狂欢,是二哥和阿娘替自己在阿耶面前求情,每每练武大汗淋漓,亦是阿娘轻声细语的为自己拭汗。

  他狂笑不止,嘲讽的泪落下,“今后,我再无二哥,有的只是政敌太子。”

  赵巍衡双手握着孙宛娘,“宛娘,我来日必是要争的,你……”

  “妾身愿随夫君左右。”孙宛娘抬头,眸光清浅,温婉笑道:“夫妻一体。”

  赵巍衡一只手放在孙宛娘的肩上,拥她入怀。但他的目光始终放在屋外,那是更广阔的江山。

  二人回府,不过稍事休息,很快又进了宫,这回有上次没见到的人。

  赵知光。

  他的衣裳空荡荡,身子像是凭空被人劈做两半,整个人消瘦得紧。初时见到他,赵巍衡简直要认不出来。直到赵知光喊了声,“三哥。”

  赵知光的声音轻微到像是随时能被风吹散。

  赵巍衡如今只知道太子是间接害死窦皇后的凶手,至于赵知光,虽和太子交好,但并没有证据证明他参与此事。今日见到赵知光身形消瘦、不成人形,多少怨气也发不到他身上,反而多了点兄长对弟弟的怜惜。

  “阿娘去了,你再伤心也得顾惜身体。”赵巍衡叹了口气,劝慰道。

  “我省得,多谢三哥关怀。”窦皇后的一场故去,似乎抽走了赵知光身上的锋芒晦暗,人都软和不少。

  软和的口吻,削瘦的身形,谁能舍得苛责?

  赵知光跟着几个兄弟姐妹一起守灵,好不容易到歇一会的时候,眼看着人都走在前头,他跟在崔舒若身后,突然喊了她。

  崔舒若回过头,面前虚弱的赵知光太有欺骗性,饶是崔舒若对他从未有何好感,此时也愿意驻足问他缘由。

  然而赵知光只是苍白着脸摇了摇头,“我无事。”

  崔舒若转身继续走,徒留赵知光看着崔舒若在阳光中渐行渐远的背影。

  第96章

  他是个罪人, 注定永困黑暗,何必脏了她的裙角。

  赵知光慢慢扬唇一笑,如珠玉般的清俊少年最终变作苍白病弱、消瘦如鬼的模样。可此时的他, 身上的阴郁仿佛渐渐消散。

  也许只有在痛失最珍贵的一切后, 才能顿悟, 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宫墙内长长的甬道, 困住的又何止是鲜妍少女的美好年华?

  他怕是也走不出去了。

  *

  近来波折甚多,赵巍衡打下南方, 彻底统一了南北, 也需按功行赏, 不能因为窦皇后的丧事耽误了。况且窦皇后停灵多日,即便有冰块保存尸体,身上也渐渐有了腐烂的痕迹,既然子女都等回来,也到了盖棺下葬的时候。

  在一众人眼里, 窦皇后死得不大合时宜。

  可没人会扫天家的兴头, 丧事时一个个比死了亲爹亲娘还悲伤。等丧事过了,按理该受国丧, 可连年征战, 人数锐减, 怎么可能真让百姓三年不婚嫁?

  丧礼过了一段时日,皇帝就找由头下旨,鼓励百姓嫁娶生育。

  加之皇帝为文臣武将们立功行赏, 庆功宴总要有的吧?天下一统这样的大事,怎好低调呢?左不过是顾惜窦皇后, 不要闹得鼓乐隆重奢靡过甚。

  宫内的白布还未摘去,四处就已有了欢愉之声。

  亲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崔舒若受到旁人送来的请柬时,心中唯有此句浮现脑海。

  她放下花筏烫金的请柬,青葱般的白嫩手指却捂住嘴,闷声咳嗽。崔舒若还是那个崔舒若,人却憔悴了不少,眉眼间萦绕病气。

  说来奇怪,当日赵知光的病好了,崔舒若却开始不适。终日里不是发烧就是咳嗽,有好几回连烧了十几日都没能好,甚至昏过去二三日的,御医都没辙。

  还有向皇帝进言打棺材冲喜的,然后晚间就被赵平娘把家给砸了,第二日又莫名其妙被人用麻袋套着打了一顿。

  消息传到坊间,说什么的都有。

  最多的一个,则是称崔舒曾夜梦仙人,被收为弟子,为的就是让天下大安,如今天下已定,想来是到了崔舒若使命结束,该回到天上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