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23、动心(2 / 2)


许是因为打小就在边疆长大,亲眼目睹、也亲身经历过太多战火,容摇光的字与寻常贵女的不同,圆润中隐有一丝锐气,娟秀之态也显得锋芒初露。

这样的字本不适合佛经,幸而她越写便越是心静,写出来的字也愈发平和。

人常说字如其人,写得久了,容摇光的神态也跟着变得平和。那自她回京后便若有若无彰显出来的冷锐戾气,在此时皆尽收敛,她低眉垂目、素手墨笔,看起来温婉极了。

来人静静看着,也不打扰。

直等她抄了几页,搁笔准备休息,才出声说道:“你的字不错。”

容摇光抬头一看,看清说话人的脸,先是愣了愣,而后起身行礼。

“臣女参见太妃娘娘。”

太妃尹秋梧,是建平末年时,除如今的皇太后外,唯一没有为先帝殉葬的妃子。

容摇光以前见过她几次,其人完全没有皇宫中人特有的倨傲,非常亲切和蔼,极好相处。

正如眼下,见容摇光向自己行礼,太妃伸手扶住她,免了她的礼。

然后再看了眼她的字,温和地对她说道:“哀家要回宫了。下次若是得空,你就来陪哀家一同抄经吧。”

恭送太妃离开后,容摇光正想着自己怎么就得了太妃的青眼,就听旁边桂氏说道:“上回游园时碰见了太妃娘娘,娘娘主动和我说话,还向我问起你,想知道你什么时候回京。”

容摇光疑惑道:“太妃娘娘问我做什么?”

这个问题,桂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好试探着说:“许是觉得你面善?”

容摇光笑道:“我哪里能有婶婶面善。”

她小叔容禅幼时皈依,常年醉心佛学,年少时甚至被怂恿得差点出家。

不消说,出家自是没成,当年容承把他从大慈恩里带出来,一路揪着耳朵回将军府的事,到现在都还能被邺京中人拿来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

不过也正是因着差点出家,容禅认识了同样早早皈依的桂府小姐桂和。

两人一见如故,时常互相写信探讨佛理,也常偷偷见面,久而久之便有了感情,后来就成了亲。到得如今,丈夫体贴,儿子乖巧,本就温婉和善的桂氏更显面善,谁见了她都会下意识想和她亲近,饶是大恶之人也对她生不出什么歹意。

容摇光向来嘴甜,说得桂氏笑着摇了摇头:“那我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喜欢孩子?当时天璇也在,太妃娘娘和她说了好一会儿的话,临走又给她一个镯子——就是她手上戴的那个。”

容摇光回想了下,容天璇左手上确实有个玉镯,品相极好的翡翠,太妃倒也舍得。

两人正说着,一直没开口的容禅这时忽然说道:“你们难道没觉得太妃娘娘和一个人有点像?”

容摇光闻言一愣,想到什么,眸光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桂氏问:“哪个人?”

容禅看了眼好像已经知道自己在说谁的容摇光,答道:“二嫂。”

二嫂——

容承的妻子,容摇光的母亲,盛西辞。

一个与容承一样,无缘无故突然失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