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明国师第68节(1 / 2)





  姜星火有些诧异:“谁告诉伱,白银宝钞可以让老百姓拿着,找国家兑换白银了?”

  “难道不是如此吗?”李景隆呆了呆。

  “当然不是如此!”

  姜星火皱了皱眉,不记得自己说过这句话,他也肯定不会说这句话。

  “锚定物不是你理解的这个意思。”姜星火反问道:“如果白银宝钞锚定白银,就意味着老百姓可以拿白银宝钞找国家随时随地换白银,那不又回到了元朝金银平准库的老路上了?”

  是啊,那不又走回元朝的老路了吗?

  李景隆彻底懵了,看姜星火的反应他似乎把锚定物的概念理解错了,但又不知道自己理解错了在哪。

  锚定物,不就是按着白银的价格发纸钞,纸钞可以跟白银按比例兑换吗?

  难道不是吗???

  一阵秋风吹过,李景隆发丝飘荡,在风中凌乱。

  姜星火耐心解释道:“以白银价格单向锚定白银宝钞,这里是价值锚定,或者从最表面的现象上看,就是白银宝钞的价格跟白银的价格锚定。”

  “更深地讲,所谓价值锚定,也就是说,白银宝钞反应的是大明国内白银的真实价值。”

  “而对于大明国内来说,白银宝钞是‘货币’,白银不是‘货币’。”

  “也就是说,白银宝钞可以买白银,白银不可以买白银宝钞!”

  听到这里,朱高煦已经开始晕了。

  而李景隆还大概能绕明白,但截止到目前,姜星火的解释依旧没有说明,为什么白银宝钞,不能直接兑换白银。

  姜星火继续说道:“老百姓想用白银宝钞买一些白银回家,打造首饰或者存起来,都可以国家是允许白银进行民间私人交易的,白银价格就是由朝廷参考市场价格来制定标准的。”

  “但这不意味国家要重新设立白银平准库,让老百姓随时随地拿着白银宝钞兑换实体白银。”

  “国家,不提供官方白银兑换!”

  李景隆的脑子暂时还跟得上,他又锲而不舍地提出了疑问。

  “那如果民间白银价格剧烈波动怎么办?”

  “你还是不明白.现在大明国内的白银,已经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价值锚了。”

  姜星火尽量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进行解释。

  “大明国内白银的价格,是由民间白银存量决定的,没问题吧?白银在民间的存量增加,白银价格降低;白银如果被【窖藏】起来(大明白银持有者最喜欢干的事)或者铸成首饰器物,导致白银在民间的存量减少,白银价格就会上升。”

  “没问题。”这个解释,朱高煦和李景隆都很轻易理解了。

  “那我问你们,大明国内的白银矿都快枯竭了,存量怎么增加?”

  李景隆怔了怔。

  是啊!

  国内如果没有新增白银或者新增白银很少的话,那么国内白银的价格,就是接近恒定的。

  不对,也不是恒定,而是会缓慢升值。

  因为白银稀缺会导致持有白银的人将其【窖藏】,继而导致国内白银存量更少,价格更高。

  “白银的价格,真的不会剧烈波动吗?”

  面对朱棣同样的疑问,夏原吉沉默了几息。

  “陛下。”

  夏原吉尽力解释:“姜师的这套设计,是没问题的,白银的价格根本波动不了。”

  “为何?”朱棣有些难以理解。

  “因为从体量上看,白银的总量虽然远小于铜钱的总量,但只要国家不出手干预,民间没人能扰动白银价格,白银的价格就在那摆着呢,最多上下波动一点点。如果有人囤货居奇.没有商人那么傻,这是在替国库攒钱。”

  听到夏原吉的回答,朱棣心中稍安。

  “你说得对,是朕多虑了。”

  朱棣轻轻叹气道。

  作为皇帝,他所担心的便是银价扰动物价,现在既然确定没什么问题,朱棣自己也松了口气。

  而且夏原吉说的也有道理。

  在大明这种制度下,如果真有人想囤积大笔白银来哄抬物价,朱棣不介意让他体验一下什么叫“全是朕的钱”。

  这种影响整个大明经国济民稳定的事情,即便是国公这个级别的勋贵做出来,朱棣也绝对不会姑息。

  况且,大家也没那么傻,干这种事就为了挣钱?

  庙堂之上的衮衮诸公有了权力,要多少钱有多少钱,还要自己费时费力被泼一身脏水,亲手做这等事吗?

  地方上,谁有能力哄抬全国的银价?

  当然,朱棣并非是害怕别人这么干。

  相反,他还希望能够让国库充实一笔呢。

  就如同忽必烈闲着没事就杀一个养肥了的榷茶使、榷盐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