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明国师第61节(1 / 2)





  朱高煦闻言,一时犹疑不决了起来,但最后还是摇了摇脑袋,梗直了脖子说道。

  “那也得修!亡国俺也修!”

  “你……简直愚蠢至极,你真以为自己能挺到回本吗?别忘了现在财政只有85了!若再扣掉40点,只有45!而且未来十年修黄河的钱会把每年的财政盈余都扣掉,你必输无疑。”

  李景隆咬牙切齿地骂道:“不知所谓!治国是权衡利弊,不是任着良心!”

  朱高煦道:“俺知道俺选的可能不对,但俺就是要修,不修,俺心里不痛快!”

  “不是个当太平天子的料。”

  朱棣靠在椅子上始终没有起身,说出的话语更是让密室内的三人噤若寒蝉。

  “可真是朕的种啊,好!好得很!”

  朱棣拍了拍双手站起身来,旁若无人地说道:“好一句,宁可亡国也得修!”

  “世上的事都是这般道理,哪有那么多因着权衡利弊就要做的抉择?”

  “若是权衡利弊,朕乖乖等着被建文那小畜生圈禁,是不是还能稳妥地捡一条命?”

  “若是权衡利弊,淝河战败王真战死,那时候诸将全都劝朕退兵,凭什么朱能敢按剑而起替朕说出了‘汉高祖十战九败,最终却能夺得天下,而今岂能有挫折便退兵而回,再向他人称臣的道理?’”

  “自知者英!”

  “自胜者雄!”

  “是谓英雄!”

  朱棣叉着腰睥睨四顾:“做天大的功业,便要担天大的风险,朕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夏卿可愿与朕一道同行?”

  夏原吉藏起苦笑,肃然行礼说道:“臣与户部支持陛下,便如昔年武侯所采言: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一般无二!”

  “夏卿办事,朕是放心的。”朱棣颔首。

  展露了自己雄心,给户部打了以后要用大钱的预防针,获得了下属的口头效忠,朱棣借题发挥的也就差不多了。

  不过他的这番话,被两个诏狱小吏听到了耳朵里,却是有了别样的滋味。

  永乐帝.似乎更喜欢酷肖自己的二皇子多一些,那么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否要搏一搏从龙之功呢?

  第81章 仿真结束,失态的夏元吉

  且不说密室这边,回到老歪脖子树下。

  朱高煦看着李景隆,李景隆的表情很复杂,而朱高煦沉吟了几息,反倒洒脱说道。

  “两个人做决定,相悖了就是让姜先生为难,不如这样,你比俺聪明理智的多,这个大元皇帝你来当俺在旁边听着,反正俺做了修黄河这个选择,心里那口气也就顺了。”

  见李景隆还想说什么,朱高煦诚恳说道。

  “别拒绝,这也是为俺好。否则让俺拧着心意不顾百姓死活,一次都这般难受了,再多来几次,岂不是平添心魔?”

  见姜星火也没有任何表示,李景隆点头接受了朱高煦的建议。

  “那么,作为元朝统治者的你放弃了修理黄河的选择,进入年度结算环节。”

  “至元二十四年,算上5点财政盈余,财政为80,国运为45。”

  接下来少了两人之间的争执,模拟的进度就快多了,李景隆几乎很少长时间思考,都是在短时间内根据最理智的抉择,做出决定。

  “至元二十五年,因去年未曾镇压起义军,钟明亮部入江西,攻南安、赣州、漳州、梅州等地;台州杨镇在玉山起义,建大兴国,年号安定,众十余万;肇庆阎大老、怀集萧大老、道州陈大老、金林曾大老等起义。是否镇压?镇压需要15点财政,不镇压则减少10点国运。”

  起义军攻城略地,对“我大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李景隆毫不犹豫说道。

  “镇压!”

  “同年发生特殊事件——海都犯边。”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窝阔台汗国大汗,伱的死敌孛儿只斤·海都亲自率领数万蒙古本部骑兵入侵你的边境。上次的宗王乃颜叛乱已经证明了,你的将领和士兵们面对同宗同族的敌人并无战意,你是否选择御驾亲征?”

  这次姜星火并没有直接给出后果选择,但李景隆不难分析出,如果不御驾亲征恐怕就会一败涂地,到时候不仅要扣财政,还要掉国运。

  “亲征!”

  “得到消息后,你强撑着在上次亲征宗王乃颜后愈发觉得衰老的躯体,御驾亲征。但你在边境并没有遇到敌军,海都摄于你的威名已经率兵退走,这只是虚惊一场。财政-10。”

  “至元二十五年,算上5点财政盈余,财政为60,国运为45。”

  “至元二十六年,江西华大老、黄大老、丘大老,浙东杨镇龙余部,太骨县叶大五,绩溪胡发、饶必成,浙东吕重二、杨元六,杭州唐珍,仙游朱三十五等连续起义。是否镇压?镇压需要10点财政,不镇压则减少10点国运。”

  这次李景隆根本不想让起义规模继续扩大了,直接说道。

  “镇压!”

  “同年发生特殊事件——天灾频发。”

  “江阴、宁国等路大水,民流移者四十余万户。泉州地震、武骨路地震,地陷,死七千余人。财政-5。”

  “至元二十五年,算上5点财政盈余,财政为50,国运为45。”

  时间在李景隆的快速抉择中,向前推进着。

  “至元三十年,元军攻爪哇国在受重大损失后退回泉州。财政-10,国运-10。”

  “至元三十年,算上5点财政盈余,财政为45,国运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