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中州录第15节(1 / 2)





  第29章 短衣匹马(三)止戈

  他二人且歌且饮,霓旌含笑在一旁伴奏助兴。唱罢《临江仙》,元好问又叫《六州歌头》,霓旌脸上一红,圆润的杏眼弯起甜甜的笑意,接着四弦一划,声如裂帛,指下曲声悲激,铮铮急鸣,元好问与完颜彝齐声唱道:“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此词本是张孝祥北望中原痛抒血泪之作,极言靖康之后金兵横行、家山沦陷,朝廷苟安、忠良埃蠹,全词声激情壮,笔饱墨酣,是于湖词中的名篇。此时二人击节而歌,想起大安野狐岭惨败、贞祐痛失中都,十六年来节节败退、龟缩中原的耻辱郁懑,心中悲凉激忿,不觉声调渐高,握拳唱道:“……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一曲既终,元好问慨然道:“良佐,这些日子我看你练军很是得法,将来定能重振我大金铁骑的神威,一雪前耻,名震天下!”完颜彝缓缓道:“‘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征战无论胜败,受苦的终究是无辜百姓,若是可以选,我宁愿四海清平,永无干戈,也好过用万千枯骨来换一将功成。”元好问苦笑道:“只可惜旁人不像你这样想,咱们大金何曾停过干戈?弱肉强食、穷兵黩武,从无止歇。”他叹罢,又侧首向霓旌柔声道:“‘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你的名字,是从这首《六州歌头》来的吧?”霓旌点头笑道:“是。奴原本叫霓儿,姐姐给奴改的。”元好问怜道:“你也失了家乡么?仙乡何处?”霓旌道:“南阳。”元好问奇道:“南阳犹属金土,何来遗老南望之说?”霓旌有些躲闪,低头笑道:“元相公,奴不懂得这些。”元好问拍了拍脑袋,忙笑道:“不说了,下回问你姐姐去。”话音未落,忽听完颜彝道:“姑娘是汉人?”霓旌点头称是,完颜彝微笑道:“这便是了。南阳原属宋土,令姊是盼着宋军收复中原,洗雪靖康之耻,才给你改了这个名字。”

  此言一出,霓旌面色顿时惨白,手指慌乱地一抖,将琵琶弦擦出突兀的乱响,站起来颤声道:“将军误会了……”又侧首求助:“元相公,奴没有……”元好问深知完颜彝为人,料他必不会为难女子,却又想到他父亲随仆散揆南征时死于宋军之手,一时颇觉尴尬。完颜彝见状,抬手让霓旌回座,不料霓旌以为他抬起手臂便要发难,吓得浑身一颤,怀中琵琶骤然落地,发出咣当一声巨响。

  此时又听砰地一声,隔门从外被人用力推开,一个身着丁香色罗衫的美人走了进来,将霓旌挡在身后。她柳眉冷对,凤目霜凝,缓缓转动白皙修长的脖颈环顾房中,最终直视着完颜彝双目,淡淡地道:“名字是我起的,与她无关,她只会弹琵琶,什么都不知道。”

  完颜彝愣了愣,随即点点头,站起身对元好问道:“走吧。”元好问回过神,向霓旌柔声道:“放心,没事的。”又向紫衣美人笑道:“姑娘这又何必?”那女郎冷笑道:“何必?莫非人人要学元才子这样,效事金人么?”元好问一噎,待要与她论理,又觉荒谬,便调笑道:“只因元某不能与姑娘一样,假托信事,推避不出。”那女郎恨他轻薄,羞愤交加,大怒道:“好!不必托词装假了,我宁死也不侍奉金军!”完颜彝眼见越闹越凶,回身拽着元好问道:“走吧!”

  二人出房门,迎头遇着鸨母带了几个人闻声赶来,完颜彝也不多言,将银两交到她手中便走,鸨母哪敢放他回去,忙一把拉住了,腆着脸赔笑道:“将军息怒,这两个丫头不懂事,我再换好的来伺候。”完颜彝和言道:“没什么事,姑娘弹唱很好,我们是该回去了。”鸨母愈发害怕,死命扯住他衣袖,回头对霓旌二女嚎叫道:“你们是死人么?!还不过来赔礼!”霓旌忙跑出来致歉,完颜彝连道不必,那紫衫美人却静静俏立在推搡拉扯的人群之外,玉容冷淡,身姿细挑,宛如鹤立鸡群。鸨母见她一动不动,急得心火上攻,骂道:“杀千刀黑心肝的东西,你聋了么?!等将军带了兵来烧了我这屋子,你才称心是不是?!”完颜彝哭笑不得,摇头道:“我是朝廷官军,又不是土匪,烧你屋子做什么?姑娘不小心碰落了琵琶,闹出些响动,没其他事。”说罢挣脱了就要走。元好问却玩心顿起,看热闹不嫌事大,对鸨母笑道:“今后在门外立块牌子:金军免入,岂不省事?”鸨母几乎哭出来,完颜彝回头急喝道:“裕之!”元好问忙笑道:“我说笑的,老妈妈别急,咱们下次还要来的。”完颜彝横了他一眼,不再理会,径直下楼走出门去。

  元好问又好言好语安慰霓旌几句,再瞥向那紫衫美人,见她无论鸨母如何斥骂,依旧微抬着尖尖的下颌静静不置一词,心中倒生出几分佩服,暗忖道:“这姑娘性子真刚硬,倒不像个送往迎来的卖笑之人。”

  他这一耽搁,待出门时完颜彝早已去远,只得一路催马追赶,直追出城门才看到他的背影,忙赶上前唤他。完颜彝回头应了一声,略放慢了速度,仍旧默默策马前行。元好问以为他还在生气,笑道:“你放心,青楼老鸨都是人精,方才那样子是做给我们看的,不会为难她店里的花魁。”完颜彝点头道:“那便好。”元好问笑道:“她这样无礼,你不恼?”完颜彝道:“她是汉人,仇恨金军也是人之常情,就譬如我,也一样恨煞了蒙军。”元好问笑道:“你这样通情达理,她却不知道,可惜,可惜!”完颜彝笑道:“何必与她较真,今后不去就是了。”元好问笑道:“仲泽哪里肯,他一直念念不忘,要来领教她的箜篌绝技呢。”完颜彝淡然道:“下回你陪先生去吧,我和大哥不在,或许她会出来。”元好问大笑道:“这小娘子气性大得很,又爱撒谎骗人,我瞧她未必肯。”

  完颜彝微微一怔,抬眼极目天边,初夏午后的阳光闪烁着点点浅金,照在官道边一棵枯树光秃秃的枝条上,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沉默片刻后方道:“许是她另有隐衷。”元好问抬眉笑道:“哦?”他一提缰绳,侧身凑近,煞有介事地笑道:“你倒很怜惜她,莫非……”完颜彝愕然转顾,旋即失笑道:“元兄真是疯魔了,怎能扯到这上头。”

  元好问悠然笑道:“你不觉得么,她的性子有些像你。我初见你的时候,是在丰乐楼前的大街上,你突然挺身而出,挡在戴姑娘身前。今日她也是这样,突然闯进来挡着霓旌,老鸨来了也不怕,像极了你那时在楼上边喝酒边等那些人的模样。”

  完颜彝怔了一怔,片刻,才“哦”了一声,元好问见他神色渐黯,疑道:“怎么啦?”完颜彝叹道:“元兄,后来戴姑娘终是如愿嫁给了仆散将军,只是将军沉冤未白,新君登基两年有余,至今未能昭雪……”元好问惊奇道:“啊?那人就是戴姑娘?”他啧啧感叹,转头向不明就里的完颜彝解释道:“前年春夏我在史馆做编修,听人说起过,新官家恩允济国公府的大姑娘祭拜庄献大长公主园寝。我那时好奇,按理说大姑娘是大长公主的女儿,怎么祭祀亡母还要官家允许。后来史馆里的同僚告诉我……”他驱马靠近完颜彝,侧转身子,略压低了声音:“大姑娘是都尉唯一的侧室所出。那妾室好手段,将都尉哄得五迷三道,竟与长主夫妻反目,逼得长主亲自告发谋反之事……后来都尉被杀,长主薨逝,那侧室知道先帝不肯放过,也寻了短见,只留下一个女儿。这孩子一如其母,惯使狐媚手段,竟挑动了拥立有功的兖国公主去说情,新官家这才允了她以庶女身份拜祭嫡母。”他叹了一口气,继续道:“我听说后也很难过,没想到都尉竟是被结发妻子所害,想来那妾室欺人太甚了,大长公主才不惜玉石俱焚。可你刚才说,嫁了都尉的是戴姑娘……我真有点不敢相信,她会是这样的人。”完颜彝摇头道:“此事定然另有隐情。”说罢,便将母亲重病时求告庄献大长公主之事告诉了元好问,沉声道:“将军是重情重义之人,大长公主更是仁厚和善,哪怕因为戴姑娘生分了些,又何至于反目成仇?”元好问苦笑叹息:“良佐,你不明白这世上的男女情爱,问世间情是何物,除了生死相许之外,还有许多人痴心错付、因爱成恨、求而不得,从中生出种种忧怖嗔怨来。”完颜彝闻言,默默思索片刻,终是轻轻摇了摇头,缓缓道:“我虽不懂情爱,可人自有品性,岂能轻易更改,我不信将军会厌弃糟糠,更不信大长公主会谋害亲夫。”元好问不料他竟这样坚定,细想了想,也颇觉有理,不由点头道:“这么说来,我也不信戴姑娘那样柔弱的女子会恃宠生骄、逼凌主母,此事定有内情。”

  他顿了一顿,又侧首看向完颜彝,笑道:“良佐洞悉人心,那依你之见,方才那美人会不会回心转意?”完颜彝不料他说了半天又回到这事,扶额道:“回什么转什么,时候不早,咱们快些回转去吧!”说罢,双腿一夹马腹,那马儿立刻放开四蹄,向前方军营疾奔而去。

  -

  到了五月,中原连日大雨,宋军兴兵攻打寿州,完颜鼎闻讯后便长吁短叹,坐立难安。未几,寿州失守的消息传来,完颜鼎更是叹息良久,王渥与元好问皆劝道:“商帅经略寿州是多年前的事了,此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必过于忧心自责了。”完颜鼎喟然道:“去年官家与西夏议和,两国息战交盟、各称兄弟,可南朝却始终不肯善罢甘休,官家再三示好,他们仍旧无动于衷……”正大二年九月,夏国遣使来聘,奉国书称弟,以兄事金。其后,皇帝晓谕各司,欲与南宋化解干戈,若宋人犯边,只以轻骑袭之,但求惩创通好,以息军民;而南宋并不领情,依旧时不时地搞突袭,让皇帝很是头疼。

  王渥轻抚长须,缓缓道:“金夏本属友邦,只因先时不肯救援,才被蒙古挑唆着互相残杀,重修旧好并不难。而南朝与我们有靖康世仇,泰和、兴定年间又两度血战,宋人早已恨入骨髓。”元好问亦附和道:“仲泽所言极是。先帝当年为充实国库,无端出师、南开宋衅,距今不过五年,宋人记恨也属常情。”

  完颜鼎亦知金宣宗南征之误遗毒甚深,只是不便出言指责,完颜彝见状便道:“前番之错既已铸成,只能尽力补救。停战时日一长,宋人也会明白过来,当今之世便如同战国,唯有合纵抗蒙方能保全自身,若还执着于旧仇,鹬蚌相争,那就只剩死路一条。”元好问叹道:“谈何容易!莫说南朝的宋人,就是咱们这方城,兴定元年时汉人也揭竿而反,移剌将军费了好大劲才压制住了……”

  王渥见完颜鼎神色愁苦,忙向元好问使了个眼色,劝道:“商帅,咱们尽人事,安天命。从前您在商州保全文忠公后人,一日之间民心安定;如今到了方城,方城百姓也会慢慢明白的。”元好问奇道:“哪个文忠公?欧阳修?”王渥微微一笑:“是。”

  原来完颜鼎初到商州时曾亲自率兵往山野之处搜索隐伏之敌,没想到竟在大竹林深处搜到数百名宋人。完颜鼎温言安抚,询问他们为何躲藏在此。为首之人自陈是欧阳修后人,因不胜金军劫略屠戮之苦,率家人逃往山林草泽之中。完颜鼎闻言,立刻派兵收拢欧阳氏族人三千余众,妥善保护安置,王渥亦帮助他们一同整理欧阳修文稿。此事传开后,商州百姓人人归心,完颜鼎贤名益著,威望日隆。

  元好问听罢亦肃然起敬,拱手道:“商帅贤明仁爱,实乃方城百姓之福!”完颜鼎叹息着摆摆手,忽听元好问又笑道:“仲泽,良佐,你们怎不早些告诉我!若早知此事,咱们上次便能一饱耳福了!”

  第30章 短衣匹马(四)殴讼

  时至六月,天气炎热,完颜鼎渐感身体不适,饮食减退,精神也大有不济,便将军中事务一应交于完颜彝处理。完颜彝日日与士卒们一同操练,本自熟悉亲厚,且弓马超群、人品端方,又随兄多年深谙治军之道,自接手军务起,营中一概平静,无人不服。

  六月辛卯,半夜里突然天降大雨,夹杂冰雹,睡梦中的完颜鼎被雨雹声惊醒,而后辗转反侧,再难入眠。他在黑暗中卧听风雨,只觉窗外雨声激促,雹如飞矢,打在屋檐窗扃上发出急促的震响,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恍惚中似又回到了噩梦般的贞祐年间。

  蒙军铁骑呼啸而来,踏碎了丰州温厚广袤的大地。父亲修筑的戍防营栅被付之一炬,年少的弟弟中途失散生死不明,他来不及悲痛,左手拉着妻子,右手搀着母亲,怀里仅揣着武肃公相赠的匕首,在马蹄、刀锋和流矢追击中仓皇躲避。

  三人藏进宣教寺高墙内,裴满氏握了握他的手,平静地道:“孩子,你快带锦书走吧,我去找陈和尚。”

  “母亲不可!”他与妻子双双惊叫,“小弟武艺高强,不会有事的,他……他定是躲起来了……”

  “是啊,我也是这样想。”母亲微笑,抬头望着寺内高耸入云的万部华严经塔,“他小时候,最喜欢爬这座白塔,你爹爹说,这孩子就叫陈和尚吧,佛祖会庇佑他的。”她说到此处,神色十分温柔,轻轻拍了拍锦书的手,低道:“好孩子,斜烈就交给你啦。”语毕,决然站起身来,却冷不防眼前一黑,昏厥过去。

  他焦急地抱起母亲,慌乱中,忽听到墙外马蹄声紧逼而来,接着,哭叫声、咒骂声、喊杀声震天动地,他本能地抱紧母亲左奔右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保护母亲!保护这个失去了丈夫和孩子、从小把他当亲儿子一样看待的婶母。

  他一口气逃到药师阁巷,喘息着回头一顾,却悚然惊觉妻子已不在身后。他肝胆俱裂,抱着母亲发疯般地寻找妻子,酪巷、染巷、太师殿巷、北禅院巷、裴公裕巷、张德安巷……那些熟悉的巷陌,是他们曾携手走过的岁月静好,可今天,哪里都没有她。他的心不断往下沉,沉入丰州城暗无天日的血光里,最终因体力不支,一头栽倒在街上。

  “斜烈!斜烈!”醒时夜色已深,凄凉的冷月无力地照了他一脸,裴满氏焦急地摇着他的手,“锦书呢?锦书哪去了?”

  泪意涌上眼眶,他强压下目中酸热,勉力爬起来,咬牙道:“我去寻她!”定睛四顾,街陌上尸山血海,暗夜中如同鬼域,想来蒙军将昏死街边的母亲和自己当成了死尸,这才侥幸捡回性命。

  安葬妻子的时候,他肝肠寸断,恨不能随她一同入土,回首见衰弱伶仃的老母哭得哀哀欲绝,又只得强打精神,与她相依为命。

  时光飞逝,转眼已过年余,皇帝迁都汴梁,将黄河以北大片国土弃之不顾,更遑论收复丰州。幸存的丰州百姓们日益绝望,他也终于理解了金国汉人南望王师、泪浸胡尘的悲哀,那一刻,他发现自己不再仇恨宋人了,哪怕父亲战死在阶州嘉陵江边。

  许是否极泰来,有一天,失踪一年多的弟弟突然回到家中,不但平安无恙,还长高了许多,年轻的脸庞稚气大减,出落得与亡父更加相像。劫后重逢的母子三人抱头痛哭,弟弟回过神,四下打量,疑惑地问他:“嫂嫂呢?”

  他一怔,旋即有滚烫的液滴,不受控制地自目中落下来。

  -

  天边慢慢透出清晖,枕畔空余一片冰凉,完颜鼎沉默地枯卧榻上,任记忆与现实时空交错,似幻似真,以至于看到弟弟端着药盏走来时,他犹自沉浸在旧时光里,含笑道:“陈和尚,你嫂嫂说,她家小妹与你年貌相当,还很聪慧呢。”

  完颜彝一愣,上前担忧地试了试他的额温,“大哥,你怎么啦?”

  完颜鼎被这动作骤然拉回现实,回过神微笑道:“没事,我刚做梦,梦到锦书了……”

  完颜彝心下叹息,不知该如何安慰开解,只关切地握住兄长一条臂膀,却听他又继续道:“还梦见了父亲、母亲……父亲升作承信校尉,带我一同拜见武肃公,公爷拉我起来,笑着说:‘乞哥,这孩子真好,我见了他便想起我家阿海,你家还有一个小子是不是?也带来给我瞧瞧!’……回到家,母亲做了许多菜,我把公爷赠我的匕首给她看,你跑过来‘哥哥,哥哥’地叫……”他微笑着看向完颜彝,见小弟的脸上也渐染风霜,不复从前稚嫩的模样,感叹道:“一眨眼,你都三十了……父亲、母亲、锦书,他们都不在了……”

  完颜彝心里渐感不祥,紧紧握住他手臂,沉声道:“大哥,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你现在病着,不要多思。”

  完颜鼎点点头,接过药盏,爱怜地拍了拍弟弟肩头,笑道:“你不得闲暇,这些事让其他人去做吧。”

  完颜彝笑道:“先生教我煮粥焚须……”说到半截,突然想起李勣“虽欲数进粥,尚几何”的话语甚是不吉,忙截住了话头。

  他二人正说话,外头亲兵来报,昨夜雨雹砸坏了城中土墼民居,县丞差人来求援。完颜彝闻讯,立即起身去见来使,过了一刻,又回来禀兄长,欲带王渥与元好问同去城中查看,待探明情况后再带兵入城,完颜鼎自无不允。

  -

  三人一路疾驰至城下,只见城墙尚属完好,只有箭楼被砸坏少许,镇防军士卒已前来修补。再入城一看,民居畜棚损者过半,县学檐瓦窗牗亦被砸破,县尉正带了衙吏四处查勘。完颜彝查看清楚后,请王渥与元好问去县衙接洽,自己则出城点兵,离营之前,先与士卒约法三章:一不许取受财物,二不许滋扰妇女,三不许喧哗吵闹,违令者军法处置。军队入城后,果然风纪肃清,人人循规蹈矩,举动有程,不闻一点嬉笑咒骂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