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2 / 2)


  公主写道:【我们的面具,跟那些客人不同,与数珍会的人也不同,恐怕会被发现不妥。】

  刚刚她观察了一下,客人们的面具虽然花纹不同,但是右颊统一都有绿色藤萝,而朱管事等数珍会中人的面具,则眉心都有一点朱砂。

  唯独他们俩,两样都没有。

  不仅他们,虬髯汉子也没有,也许这是区分数珍会核心人员与外围人员的方式。

  所以,哪怕凭着金饼混进来,隐在人群之中,他们还是有被认出来的风险。

  百密一疏,谁能想到数珍会在此处埋下伏笔。

  陆惟沉默片刻,眼下已经进来了,一动不如一静,只能先静观其变。

  【我也发现一件事,那个穿绛袍的,我仿佛见过,但一时想不起。】

  陆惟反手也在公主手心写了一行字。

  公主:【地方?中枢?外廷?内廷?】

  内廷?

  电光石火的,陆惟无声倒抽一口冷气!

  内廷!

  公主最后两个字竟然提醒了他!

  此人的确是一名内宦。

  但对方平日并不在皇帝身边伺候,陆惟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职位,只是有一回觐见时间太长,宫门将落,天光昏暗,他在禁卫军和内侍的带路下匆匆穿过宫墙,一名内宦正好低着头迎面走来,彼此擦身而过,陆惟连他的脸都记不清,却记得对方形容身材,记得他步履抬起落下时袍角掀起的弧度。

  【他左手拇指的扳指,可能是宫中制物。】

  公主等不到他的回答,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就将自己的发现道出。

  而这发现,正好跟陆惟对上了。

  这不是寻常的扳指,扳指用的是上好羊脂玉,玉上雕刻梅、兰、竹、菊,所以一共有四款,扳指边缘会随着款式不同雕刻形状不同的凸起,跟一般边缘平滑的扳指不同,还分别嵌了四色宝石。

  她少年时曾经很喜欢这些珠光宝气的玩意儿,经常将这四枚扳指拿来把玩,后来之所以没带去柔然,是因为这扳指尺寸是男人的,她戴不了,也不想便宜了柔然人,才留在宫里。

  那绛袍人手上的扳指,虽然隔得远,可扳指特殊的形制和上面的宝石,还是让她一眼就认出来,那正是“四君子”里的菊款。

  【殿下应该没有看错。】

  陆惟回了她这么一句话。

  彼此心里有数,两人的小动作就此停止。

  但陆惟内心的波澜并没有因此平息。

  他之前已经想到了,数珍会背后的人,可能是某位军中人物,握有军权,否则不可能在这汉地与柔然边境地下当个土皇帝还安然无恙。

  但现在,对方背后的势力显然已经超出他的预期。

  越发棘手了。

  也,越发有意思了。

  两人思索间,拍卖品又上了两轮,都很快被拍下。

  能来这里的人不缺钱,他们只缺新鲜珍奇的玩意儿。

  越是世间难寻,才越有资格在数珍宴上出现。

  一件件珍品拍下之后,数珍会令人包好送到竞拍者身边,拍卖结束后也会一路护送他们直到离开地下城为止,以数珍会的信誉,绝无中途调包的事情发生。

  这些说一不二的信誉,在乱世之中尤为出彩。

  想要保证这样的信誉不容易,数珍会的主人却办到了。

  终于,越到后面,竞拍品就越是珍贵。

  那些耐着性子没有出手的客人,终于等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一顶珍珠头冠。

  这不是普通的珍珠头冠,是金子掐丝再累丝堆叠出来的头冠,每根金线末端衔着一颗颗浑圆大小一般的珍珠。

  在累丝编股最后将头冠做成之前,珍珠就已经在累丝上,这样做的好处是除非金冠散架,否则珍珠绝对不会掉落,而且这些珍珠被编在金冠上时,正好是九九八十一颗,在金冠缀成头尾相连的福与寿二字,浑然天成。

  如今累丝还有不少老工匠会做,但这种在金冠上通过累丝编织,自然而然缀珠成字的手艺,却已几乎绝迹。

  据说最后一个会此手艺的匠人,死在了几十年前的战乱里。

  “这难道是,南面辰朝赵皇后的珍珠头冠?!”

  头冠刚亮相,就有人叫起来。

  朱管事颔首:“贵客好眼光,这正是辰朝前皇后赵氏的珠冠。”

  众人发出细微骚动。

  名贵的珠冠有许多,这顶珍珠头冠之所以有名,不仅是因为工艺精湛,无法复现,更因为关于这顶珠冠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典故。

  据说赵氏年少即有美貌,被乡里士绅之子聘为正室,夫妻恩爱两年,随后家道中落,丈夫病故,赵氏新寡,为郡守所觊,纳为妾室,又过了几年,郡守高升,携爱妾赵氏入京,宴会上临川王对其一见倾心,与赵氏私通,郡守得知此事,虽然又惊又怒,却最终迫于威逼,不得不将赵氏献上,至此赵氏从一名乡间寡妇,一跃成为临川王宠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