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佬爹今天也在垒坟头第73节(2 / 2)


  别看上辈子那些古装电视剧里演的,主角随手一打银票,想买啥就买啥。但事实上,除了几个特殊的地方外,银票甚至不是流通货币。其实连金子都不是流通货币,直接拿着金子去买东西的事儿,几乎是不存在的。

  但想要换钱倒是容易。

  首选钱庄,其次金银铺子,还有像当铺之类的也是收的。

  那位唐公子给的是不记名的银票,这种安父在钱大富那边也看到过。但相较于对老钱的满满信任,他显然不是很相信那位唐公子。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对方会直接留下银票,给他时间去验证的原因。

  只这般,安父跑了一趟金银铺子,将银票兑换成了金块银锭。

  他本来只想兑换成银锭子的,就是忘了计算实际重量。好在,换了一半的金子后,份量就是他可以承受的了。

  确定没问题后,安父回家就开始整理行囊,准备出远门了。

  安卉也兴冲冲的帮着收拾,她抽空还问安父,万一唐公子的母亲早就投胎去了,咋办?

  其实这个可能性非但有,还很大。但既然对方口口声声说非常清楚安父的规矩,还执意留下了那么大一笔定金,言明了无论结果怎样定金都无需退还……那他还能说什么?

  “我琢磨着,最坏的打算,也就是没办成,那我回头退一半钱给他好了。五百两跑半个月,咱也不吃亏。”

  “也是,毕竟人家长得好看,咱也不能太欺负人家了。”安卉很是赞同的点点头。

  安父无言以对。

  他突然想起来了,自家闺女每次收钱大富的东西都是毫不手软的,难道就是因为老钱长得不好看?

  这可真是……

  老钱你知道你大妹子那么嫌弃你吗?

  第057章

  次日一大清早, 安卉十分快乐的把她爹送走了。

  这主要也是因为如今是盛夏时分,她又不像上辈子那样经常性的熬夜加班或者刷剧刷微博的, 早睡的结果真是早起。

  于是乎, 安卉特别有闲情逸致的做了一顿早饭,然后挥着小手绢站在店铺门口,深情款款的送别了她爹。

  还真别说, 这时候来一曲送别,可就太应景了。

  “小卉!”杂货铺也开门营业了,姜三娘一面帮家里做事,一面回头高声喊着安卉。

  安卉就觉得,这年头做买卖也是真辛苦, 别说早饭摊子了, 连卖杂货都得起这么早。

  她没直接往那边去,而是耐心的站在铺子门口等着姜三娘主动过来。

  杂货铺开门显然要比殡葬铺麻烦很多, 尤其姜家的铺面很小,但东西却不少。因此, 每回开铺子之前,姜家人都会好像搭把手,把能放在外头的东西都摆出来,忙活一阵后,才算完。

  隔了一会儿, 姜三娘就兴冲冲的跑了过来:“小卉今个儿有大集, 你去不?不远,咱们坐驴车去,也就两刻钟的工夫。”

  “就我俩?”安卉心说, 姐妹你胆子也是不小,就算县太爷惩治力度颇大, 眼瞅着是暂时没有人贩子了,但这玩意儿是属于永远也除不尽的,就俩十来岁的小姑娘跑到完全陌生的乡下大集,真是让人佩服。

  姜三娘兴许也是想到了,迟疑着说:“咱们可以把六福喊上。”

  “仨?”请问仨小姑娘跟俩小姑娘有啥区别?

  当然,周六福那胖丫头的力气还是很大的,可就算这样,她也绝对不是彪形大汉的对手。

  “我奶要看着铺子,我娘接了个做饭的活儿,说是等明年开春,要把我弟弟送去念书……对了对了,就是总来你家铺子的那个大胖子开的学堂!”

  这事儿安卉当然是知道的,她还知道负责昌平镇学馆建造的人就是她堂叔。

  想到这里,安卉有了主意。

  她回身跟老家的交代了一声,就招呼姜三娘一起去了南街那边。

  安堂叔和傅奶奶都不在家,显然是去那个著名凶宅里督建去了。但安堂婶却是在的,她在家做事外加带孩子。辛苦是肯定的,可这年头普通老百姓过日子那可太苦了,像他们家这样,起码还有盼头,反正安堂婶看起来精神头挺好的,小奶娃也养得白白胖胖的。

  见安卉过来,安堂婶颇为意外,忙把孩子往摇篮里一放,打算去灶屋里拿凉茶和点心。

  “婶儿你别忙了,我就是来跟你们打声招呼,我爹又出远门了,这一趟估摸着没有十天半个月回不了家的。对了,我挺好奇学堂是怎么造的,能带我朋友一起去吗?”

  这显然没什么好保密的,安堂婶给指了路,而安卉早先就曾过去那儿,虽然巷子弯弯绕绕的,但好在就这么一条路,想要迷路也是需要一点儿水平的。

  姜三娘好奇的跟在安卉身后,两人直奔学堂。

  其实,别看大家伙这会儿都已经开始忙活了,实则眼下还很早很早呢。盛夏时分,天亮得特别早,安卉送她爹出门时,估摸着连六点都没有。哪怕各处耽搁了一会儿工夫,等她和姜三娘赶到在建学堂时,最多也就七点左右。

  “咱们先去学堂那边晃悠一圈,要是不太忙的话,我喊上傅奶奶跟咱们一起去。她凶,看着就不太好惹,而且她特别会杀价,带上她去买东西别提有多划算了。”

  安卉盘算得很好,姜三娘恰好也对学堂十分感兴趣,俩人在学堂外头探头探脑的,还是姜母先发现了她们。

  姜母以为这两人瞎胡闹,刚准备哄她俩离开,安堂叔就过来了。

  有了总负责人带着,哪儿不能去呢?

  还真别说,别看这年头啥高科技东西都没有,但人们干活的速度却丝毫不慢。当然这也是因为这边的宅子哪怕再怎么破损,底子还是很好的,压根就不需要全部拆除,只要把腐朽的门窗都换下来,再重新铺设屋顶的瓦片,再将外墙粉刷一下,就差不多旧貌换新颜了。

  看得出来,宅子的原主人在造房子时,是真的下了血本的。都过去那么久了,梁柱什么的都仍然十分结实,甚至连屋檐的横梁都是上了年头的好木头。

  当然,真要修建起来,需要动工的地方也是不少。

  其中之一就是将宅子里已经干涸的池子填平。

  姜三娘头一次来到这么大的宅子里,见不少人挑着一担担的土往池子里填,她很是不解:“直接灌水不成吗?池子里还能养鱼,回头捞上来就是一个菜啊!”

  洛江县一带多江河水,像类似的池塘也不少。虽说鱼不比肉类值钱,但有总比没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