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和挖掘机一起穿越了第29节(1 / 2)





  尹新舟越想越觉得这个推测更接近正确答案,毕竟时至今日她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天生身怀异宝的修士, 而挖掘机显然不可能是此方世界的法宝, 不然的话■翔早该在这里开宗立派成为炙手可热的大宗门了。

  “不是在门内。”

  她于是问:“在修士的世界里, 「代价」这个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时千秋重新观察了一遍尹新舟的表情, 回想起面前这人的背景——据说过去的十几年里从来没沾过仙家事, 自言学的都是凡间技艺, 却有可能来自某个已经断了代的隐世宗门。

  “我们这儿不常说代价。”

  最终,她回答道:“更合适的说法应该是因果。”

  “但闻其详。”

  尹新舟摆出洗耳恭听的表情, 她上一次听说因果这个词还是在游戏的过场动画里。

  “依我个人见解,因果就是,修士的每一个选择,都将导致一个结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踏实努力坚持练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那长此以来这个人的剑术一定会有所进益,具体进步如何取决于天赋和勤勉程度的有机结合。

  这就是最简单的因果。

  把情况设定得再复杂一些,如果一个人靠着大量吞服丹药来迅速提升修为,那么到了后期,在面临境界突破的时候,面临的阻力就会比其它认真练上去的修士要大;而如果选择了泼天的捷径去走,比如“让一个没有仙缘的凡人拥有道行”,那么这条捷径自然也会存在着同等程度的风险。

  违背本心的行动容易滋生心魔,不够笃定的态度会导致道心不稳,“除却娘胎里带来的天赋之外,修行一途其实并无多少捷径”。

  凡间经常会说善恶相报,天理昭昭,实际上因果的对应关系并非由这简单的八个字就能解释清楚,而是有着更加复杂的运作,而真要总结的话,结论也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当你不断作出选择的时候,就已经在走向这些选择所导致的结果了。”

  这个说法有些哲学,又有些微积分,修士的生活或许就是那个逐渐走向积分结果的过程。

  听起来很有道理,尹新舟想,但是她又迅速找到了这个闭环逻辑当中的漏洞。

  “那蒋仙君呢?”

  她问:“背后妄议别人是僭越,可但凡入霞山稍微久一些,都应该知道——”

  要说勤勉,这个人不可能不勤勉;要说坚持,扪心自问,若是尹新舟自己处在同等的位置上,未必会这般踏实地经年累月去当霞山工具人。

  不过考虑到岑老先生寿元将尽还在坚持带学生,说不定这只是仙途当中的基本操作。

  “他啊,天机难测,我们也猜不出。”

  时千秋说:“叶同玄老前辈的解释是,有大机缘就意味着承大磨难,仙途漫长因果轮转,谁知道后头接着什么。”

  尹新舟无言,这就纯粹属于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了。

  时千秋这儿还需要花时间来分析丹药药性,因此尹新舟只是留了个联系方式——收了一只传信飞鸢便礼貌告辞,说是如果有新发现或者新问题的话可以书信沟通。山区交流还没有电话确实不便,在听说尹新舟已经有独立的固定住址之后,时千秋也略微惊讶了一下,不过一想到剑阁那边的动静,想必这姑娘入门以来积累下的灵石和勋业也不算小数。

  等她回去之后,岑守溪那边已经焦虑得要拍桌子了。

  第一把剑的问题解决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无穷无尽的问题。

  首先,电镀需要恒定的大电流,尹新舟镀出来的第一把剑不知道是走了什么鸿运,镀层稳定效果极佳,可之后的好几把都不尽人意,甚至还有过镀层在使用几次之后就直接脱落的现象,完全没有办法作为泛用武器实现量产。

  其次,电镀液的补充也是个难点,铬铁矿并不是常见矿石(至少不是霞山日常采购范围里能随意买到的东西),库房里也只存着备用的一点点,具体的开采位置尚不明确,尹新舟只给出了几个不甚清晰的指标,如今这时代又没有照片可用,纯粹靠文字的表达能力非常有限,还经常容易错误解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符阵的进一步改良。想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进行优化,前提条件就是要首先吃透当前版本的铸剑技艺,而为什么给这种铬液通电就会让剑胚的表面生出镀层,增大或者减少电流会对镀铬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内容,岑守溪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总不能事事都让一个刚入门不到一年的新人全权负责,这让剑阁的面子往哪儿搁——因此不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岑守溪都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尽己所能地接受尹新舟所带来的全新道统。

  因此尹新舟一踏进剑阁,很震惊地发现等在这里的竟然不止他一个人,而是多了一大堆没见过的生面孔。

  这些人见到她之后都露出有些纠结的表情,随后稀稀拉拉地打招呼,叫什么的都有——尹师妹,尹姑娘,新舟师妹,甚至还有叫先生的。

  “大家各学一处,效率高一些。”

  岑守溪解释道:“也方便新舟师妹修炼,毕竟你才刚刚引气,正是要勤加练剑的好时候。”

  尹新舟:“其实我也没……不,算了。”

  在周围到处都是卷王,练剑像是吃饭喝水一般正当且重要的大环境之下,她放弃了解释。

  金属的表面处理涉及到很多的学科知识,尹新舟自然不可能从化学反应的基础开始教起——那甚至还需要拉平九年义务教育所带来的鸿沟,工程量根本无从可想。她首先需要解释的是,铬铁矿当中存在一种能够出现在剑胚表面的东西,她将其命名为铬,需要采用一系列的炼制手段将铬溶解在水中,并且调整到可以方便电镀的状态——不懂为什么不要紧,先记住。

  剑阁的弟子大都明白铁矿和铜矿的冶炼,铬铁矿也是类似的道理,于是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还有一些……你们理解为药引好了,加入铬池当中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度,它们本身不参与电镀过程,因此放一次可以用很久。正确配置这些药剂,也是调整雷电淬剑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日后想要再做改良,也可以从这个方向上入手。”

  她站在台上“讲道”,台下一片悬着手腕抄书的场景,让尹新舟恍然间仿佛回到自己的学生时代。

  一堂课后,大多数人的表情都显得似懂非懂。

  不过如今这个时代,有人愿意传播知识就已经算是极给面子,听得懂听不懂全凭自己天赋造化,机会给到了手里还抓不住实在怨不得别人——尤其是还有张飞鹤的迷惑讲课来拉高所有人的接受程度,即便是听不懂也不会有人出言质疑。

  到了“给铬池通电是一种电化学反应”这里,大家就已经开始跟不上进度,尹新舟只得表示,想要事无巨细地将一切弄明白,至少要读个十年八年的书,并不比练剑轻松多少。

  岑守溪坐在最前排,脸上的表情若有所思。

  “那……新舟师妹此前一直是在方外学习这些?”

  他问:“像你说的这般,十几年如一日?”

  “从识字开始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