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八十九章:渔州城的新武器





  大宋历熙宁七年四月,丞相王安石上书皇帝赵顼成立议会并在熙宁与天圣两党之中选取议员共同参政议政。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最终在大宋各个阶层中选出议员五十四人,其中八成自然是如今威风八面的熙宁党人。

  至此,朝廷一改相府一言堂的格局,各部将需要处理的事宜进行汇总,在自家权限之内的,便由各部尚书自行安排解决,若是涉及到两部以上通力合作,便由这两部中的议会议员协商对策,以此类推,所有决议再不需要相府甄选之后交由皇帝定夺,而是由议会作出应对之后再由皇帝陛下决断。

  明面上看来,宰相的权限被大大削弱,但是作为议会元首的王安石依旧拥有一票表决权,熙宁党更是占据了议会的八成席位,王安石依旧能够做到挥斥方遒,一手遮天。

  在王安石进行议会改革的这段时间内,皇帝赵顼宛如相府的傀儡,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天圣党方面更是偃旗息鼓,任由熙宁党胡作非为。

  见到政权改革的前奏大局已定,王安石自然是心中快慰,从当年唐钰或提点或暗示的言谈之中,嗅觉敏锐的王相爷领略到自己闻所未闻的朝堂新格局,皇帝依旧是受万民敬仰的皇帝,各部官员却能更好地受民监督为民服务,真正做到了范公当年在岳阳楼前所发的宏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虽然这种制度也会存在其弊端,却远比现今的朝廷格局要先进许多,这便是王安石不遗余力推行政治变革的缘由。

  大宋朝廷的变化日新月异,远在渔州的唐钰却无心过问,渔州城虽隶属于大宋,也有皇帝亲自委派的知州协助管理,却并不受朝廷管辖,大宋的政权变革,还不会影响到渔州。

  在得到于景八百里加急送回的情报之后,整个渔州城再一次进入了备战状态,攘夷炮因为太过沉重,虽有轮胎协助,此去西夏山高水远,实在不便运输,加之制造太过繁琐,炮弹的打制同样也是一个精细活,所以这一次依旧被排除在了远征欧洲骑士团的携带武器之外。

  倒是火绳枪因为携带方便,授命参加此次的战斗,总算是令这一系列的武器设计师贺鸣郁闷的心情有所缓和。

  铁匠铺在与火器坊如今最大的任务便是制作定装子弹,将定量的火药与弹珠用易燃的黄纸包裹之后塞入一个个连在一处的小布口袋之内,这是唐钰效仿后世的子弹带制作,运输起来极为方便,作战时也简化了子弹的装填步骤,缩短准备时间提高作战效率。

  同样忙碌的还有杨子墨的橡胶工坊与陈旭所新建的化工坊。

  没有攘夷炮作为威慑,西夏也没有足够的沼气作为燃料让热气球升空,对付沐辰风,唐钰自然需要另一种稳操胜券的新型武器。

  后世的地雷作为一种隐秘性极高,杀伤力极大的后世常规武器自然是作为首选被唐钰采用,但是唐钰作为一个武器小白,根本弄不懂土地雷的触发装置如何制作,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既然自己不了解,也就不必再去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唐钰另辟蹊径,在制作出干电池之后,便萌发了以电流产生火花进而点燃火药引发爆炸的布控式地雷,可惜电池的电流毕竟太小,纵然能够在流经相互触碰的两节铜线是产生火花,却总是一触及逝,无法成功点燃周围的火药。

  在尝试过几次失败之后,唐钰显得有些束手无策,对化学有着浓厚兴趣的陈旭向先生提出了一个试探性的建议。

  “先生说过,氧气可以助燃,若是我们以一小股氧气包裹铜丝,会不会提高电流引火的成功率?”

  唐钰只是凝眉沉思了片刻,便觉醍醐灌顶一般通透,他忽地站起身子,伸手拍拍陈旭的肩头哈哈一声大笑:“实在应该给你记上一功。”

  陈旭闻言也是一阵心潮澎湃:“难道说先生果真有了对策?”

  唐钰自信满满地点了点头:“诚如你所言,氧气可以助燃,自然能够提高成功率,而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无形无色的氧气听我们的话,不会乱跑,不过有杨子墨在,这便也就不再是个问题。”

  仔细翻阅完唐家大院送来的图纸与要求,杨子墨的嘴角泛起一丝弧度,传达出的意思很是明确:小菜一碟。

  轮胎与空心管他都能制作出来,这盛装氧气的橡胶小口袋又岂会将他难倒?

  只是半日之后,杨子墨便亲自送来了样品,陈旭将样品口袋内充入氧气,并插入铜丝,最后封上了袋口举在手中,半柱香之后,橡胶口袋依旧鼓鼓囊囊,丝毫不见干瘪,便可以证明当中的氧气并未流失。

  将小口袋与充足的火药和铁片置入一只木箱之内再以沙土掩埋,又将铜线与起爆开关布置妥当,撤走试验场所有人员,唐钰毫不迟疑地按下了起爆按钮。

  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爆炸将掩埋木箱的沙土炸出了一个天女散花的图案,无数铁片隐藏在飞扬的沙土中,将四周的标靶击了个粉碎。

  周围的人纷纷在庆祝试验的成功,唐钰也是重重挥了挥拳头,他本不愿挑起战争,却肩负保家卫国的重任,既然人要犯我,我若再对敌人客气,便是对自己的残忍。

  接连响起的几声爆炸同样惊天动地,只是渔州城中的百姓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听到声响之时,只是微微仰起头朝城北的试验场看了一眼,便一脸淡定地忙起手中的工作,根本没有将那与从前相比略显沉闷的爆炸放在心上。

  只是有为数不多的有心人在心中念叨一句:“许久未曾听到试验场的爆炸声了,看来这是又要打仗了啊。”

  他们猜测的果然不错,大宋历熙宁七年七月,渔州城各处军营贴出公告,责令众将士整理行装,十日后出征,目标西夏沙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