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四十七章:深入漠北的孤军





  金军尚在惊愕,对面军营之中的宋军早已倾巢而出。

  失去了不灭妖火的加持,金军早已无心恋战,又见敌军阵中喊杀声四起,早已吓破的胆,纵然他们因为恶劣的生存环境而锻炼出的强健体魄以及与生俱来的身体素质本就比宋人强许多,却依旧被对方如潮涌一般的冲杀震慑了心魂。

  双方并未接触,金军便选择了撤退。

  虽然金军避而不战,因为军纪严明,并未形成溃散,阵列有序地撤出战场,一路向东南方向窜逃而去。

  看着敌军离去的方向,马昭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立即下令鸣金收兵的同时叫过斥候统领赵龙令一百斥候紧随这一股金军身后,另派一百名斥候往西北方向侦查。看着赵龙领命而去,国舅爷向郊脸色阴沉地出现在大帐之外,盯着马昭的目光甚是冰冷:“马将军此举,是否有些越俎代庖了?”

  若是他没记错,自己才是这河北东路五万禁军的最高指挥官吧,马昭这厮竟然不经过他的同意私自指派军令,可见他根本未将自己这个统帅放在眼中。

  马昭本就是丞相王安石的亲信,更是京城禁军王韶的同袍兄弟,当年与西夏一战,他们二人曾并肩战斗,彼此之间有着过命之交,此番他能够随军出征,根本只是职责所在,又怎会听命于对作战一窍不通的天圣党党首向郊。

  “回禀大统帅,战场之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刚刚的战机稍纵即逝,末将临时指挥,也只是为了我军能够把握机会找出金军主力,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还请大统帅见谅。”

  “哦?”向郊眉头一挑,沉声问道,“你倒是与本帅说说,如何找出金军主力?”

  马昭淡然一笑,随即解释道:“正是金军刚刚的骚扰战术,暴露了他们主力的位置。”

  对于小规模的骚扰战,没有哪一个指挥作战的首领会派出主力作战,出战的通常是机动性比较强的小规模骑兵部队,金军手中有骚扰战利器,自然有恃无恐,出战军队的规模更不会大,为的自然是方便快速撤离战场。

  “因为那不灭妖火的原因,金军的骚扰战术百试百灵,绝没有后顾之忧,只会在事成之后堂而皇之地回营,绝不会对失败后的撤退有所计划,便也是说,刚刚的这一股骑兵是在完全没有周密的部署之下临时撤军,指挥官心急之下,便会出现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这位指挥官义薄云天,即便自己的作战任务失败,自己可能面临被大军追杀的危险,也不会出卖同伴,将敌军引上与自己的主力位置截然相反的方向。

  第二种可能,对方胆小如鼠,为求自保,自然要急着寻求主力的庇护。

  “两军作战,需要统领的快速决断,才能在战斗中获得先机,金军的撤退如此匆忙,对方的统领显然没有多余的时间考虑其中的细节,均是一瞬之间的决断,故此,末将可以断定,金军的主力必然在这两个方向的某处。”

  马昭的推论有礼有节,向郊一时竟无法反驳,只是他却不打算放过王安石的亲信。这支军队是天圣党日后反击熙宁党的基石,必须由他牢牢掌控,绝不能有任何引起哗变的因素存在。

  “本帅再问你,对于如何应对金军的火攻,马将军似乎早已成竹在胸,却为何不向本帅说明,难道马将军是在担心本帅抢了你的功劳不成?”

  马昭心中一声冷哼,还说自己不争功,向郊此举却早已成了司马昭之心了。

  “金军的把戏,丞相大人早已看透,出征之前便将破解之法告知末将,末将只是担心军中人多口杂透露了军机,若是让敌军知道我们已不惧怕他们的不灭妖火,又怎会主动出击?我军自然也寻不到敌军的本部所在,又谈何凯旋呢?”

  “你!”看着自己面前这位巧舌如簧的马昭,向郊的双眼微眯,一念之间竟动了杀心,“马将军口舌伶俐,投身军旅实在有些可惜了,照本帅看来,朝廷封将军一个御史中丞也不为过。”

  “大统帅说笑了,末将一介武夫,只懂得舞枪弄棒,哪里做得了什么御史中丞。”马昭淡淡一笑,“军士的天职是保家卫国,末将此举也算是为国尽忠,此番我军若能重创金军,他日班师回朝官家论功行赏,大统帅自然当记首功,我们这些下属也只是得一个恪尽职守的赞赏而已,为了凯旋之后的荣誉,大统帅又何须在意这战斗过程是由谁所指挥,您说对是不对?”

  向郊被马昭的话激了个哑口无言,只能一甩战袍,放下一句狠话:“若是找不出金军主力所在的位置,军法从事。”

  等到宋军将营地重新布置完毕,已是月上东山之时,寂静的军营之中,一声战马的嘶鸣惊醒了一众将领,这是前往西北方向探查军情的赵龙派回营地传达消息的宋军斥候。

  “此去西北一百里外有一处金军据点,因为天色昏暗,看不出具体人数,规模却很是庞大,当中有一处帐篷格外高耸华丽,赵将军判断此处为金军至关重要的几个据点之一。”

  “好!”得到了金军的确切位置,向郊也很是激动,“命令赵龙,给本帅死死咬住这一支金军,本帅将亲率大军前往,届时必将全歼此股敌军。”

  斥候领命而去,向郊扫一眼立于一侧的马昭微微一笑:“马将军果然料事如神,如此轻易便寻到了金军主力,理应记上一功。”

  马昭朝着向郊拱手施礼:“多谢大统帅。”

  向郊摆了摆手,随即话锋一转:“那接下来的战斗……”

  马昭自然明白向郊话中的意思,大功在前,他这是要自己不要抢功,以免坏他好事。

  “末将愿意留守大营,以备不时之需。”

  “很好。”见马昭如此上道,向郊自然心中快慰,随即抽出案几上的令旗重重一挥:“传我将令,三军集结,随本帅剿杀敌军创不世之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