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六十三章:都是唐钰惹的祸





  唐钰拒绝驰援金陵,王安石心中恼怒却也无可奈何。

  当日他以行刺一局金蝉脱壳暂离漩涡中心,因为事关机密,又要做的逼真,王安石未曾告知派系中的任何一人,不在朝堂任职的唐钰自然更是被蒙在鼓里。

  事出之后,官员遭到清洗也在左相大人的意料之中,他的计划天衣无缝,朝中官员当局者迷,站在圈外的唐钰或许当时看不出端倪,难保他在静下心来之后不会想通其中的关节。

  如今唐钰的拒绝已然表明,他似乎有所察觉,既然自己将他也当成了可以抛弃的炮灰,那便不能责怪唐钰的翻脸无情。

  唐钰抗命不尊,王安石却只能报以苦笑,如今的大宋朝廷外强中干,连占据金陵的柴奕也收拾不了,又如何谈什么深入蜀地去攻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渔州城?

  金陵之事似乎还有一个解决办法,那便是引幽州之力破柴奕的城防,毕竟沐辰风与柴奕之间也有着不共戴天的血仇,朝中大部分官员或许不清楚,但作为左相的王安石却是在清楚不过的,当日沐家遭到清缴,便是这位郡王殿下提供的充实证据。

  只是提供证据的是柴奕,直接动手的却是朝廷,沐辰风想要报仇,宋室自然也被划入仇家之列,用幽州军队抗击金陵,的确可以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却也有可能是“前门驱虎后室引狼”的败笔。

  问题棘手,王安石也有一阵黔驴技穷之感,似乎唐钰的冷处理才是解决金陵之乱的唯一途径。

  据唐钰提供的消息,柴奕手中的掌心雷共计四万颗,守护一方城池绰绰有余,想要攻城略地,如此装备却是相当不足,须知道当日唐钰攻打幽州,前后两次补给,武器数量超过十万,这还是在幽州守军望风而逃的基础上产生的损耗,若是敌军坚守城池,想要拿下幽州,唐钰的补给至少需要翻上一倍。

  由此看来,柴奕只能守着金陵城而不敢轻举妄动,既然他无法扩张,那便围而不攻,与他耗上几年,等到城中的补给不足,柴奕除了开城投降之外别无他法。

  唯一的变数是盘踞于钱塘城的方正,他若是出兵救援金陵,双方免不了一场血战,无论战局如何,受伤的均是大宋的元气。

  此刻王安石的内心也是羊驼奔腾不止,将一切祸事的根源甩锅给了唐钰。

  “都是唐钰的掌心雷惹的祸。”

  远在千里之外的唐钰惹的祸没来由打了一个喷嚏,一旁的贺鸣正在向城主展示最新的制造成果,见到贺鸣稍稍停滞,唐钰摆摆手表示自己无碍,指着陈列室中那一排排崭新的火绳枪,问道:“如今枪械的产量如何?”

  贺鸣一脸得意之色:“日产三十把。”

  唐钰的设计彻底解决了卷管的问题,效率惊人,而且不需要任何高超的打铁技艺,普通工人也可操作,日产三十已是贺鸣口中的保守数字了。

  唐钰颔首:“加快速度,确保在两个月之内列装整个部队。”自火绳枪出现的那一刻起,战争已经从冷兵器时代跨入了热武器时代,其他政权为了巩固势力,枪支弹药的研发也是早晚的事,渔州城想要立足于政权环视的西蜀,城防武器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

  除此之外,城墙的修筑已然接近尾声,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部队宿舍,将士们露宿荒郊野外只是权宜之计,蜀地群山环顾,日夜温差较大,四千北方兵难免不适应西南的气候环境,长期驻扎在山地里,于身体无益。

  大宋律明确规定,为了防止军政联合,各路禁军只能在城外建立大营,任何士卒不可擅自入城,唐钰却视此条军规如无物。

  渔州城头悬挂的虽是“宋”字旗,严格来说却并不属于宋室朝廷管辖,唐钰将军队安置于城内,本就是为了防范朝廷突然而来的清缴。

  唐钰的计划是在各处城墙内建造一栋筒子楼充当军营宿舍,各军种分为四部进驻,作为各处城墙的守备,城外建立哨站作为明哨,斥候营自然也需要委派暗哨加以提防。

  筒子楼作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有企业工人宿舍的标配,弊端也是显而易见,只是那是相对于成亲之后的夫妻而言,对于这群因为穷困娶不上妻子才去军营混口饭吃的光棍而言,能有一处栖身之所便已相当满足,又怎会在乎什么各人隐私遭到窥视?

  时至正午,坊外有人送饭,唐钰转头望去,此番提着食盒的却不是那日所见贺鸣那羞答答的小媳妇,而是一位念过半百的老妇。

  娄墨走过去见食盒接过,朝妇人挥挥手,直到妇人转身消失在墙角,这才回转朝唐钰笑道:“这是贱内,妇道人家不知礼数,让公子爷见笑了。”

  唐钰淡淡一笑,随口回了一句:“说来也是在下的长辈,倒是小子无礼了。”

  娄墨连呼不敢:“今日子娴那丫头不在,否则也不会让我那老婆子来送饭。”

  唐钰皱了皱眉,如今虽无战事,蒋奎却并未下令撤兵,此刻外出多少有些风险,贺鸣随即解释道:“子娴负责采买,每月需要去武定一趟,原本也不是今日出发,只是碰巧遇上镖局的车队出城,便跟着一起去了,路上也有个照应。”

  陈新远的确在今早出发前往蒲甘,安子娴跟着镖队出城,的确会安全许多。

  “那回城呢?可有人护送?”

  “铁坊会有人照应,以往都是这般操作的。”

  唐钰点点头,既然三年来都是如此,他也无需刻意改变,只是旋即又想到另一个问题,此前城中只有区区两百多人,每月一次采购已然足够,只是如今涌入四千人,如此大的消耗便不是每月往返武定一两次能够解决的了。

  虽然陈新远运来的粮食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总是吃速食面终究不是长远之计,瓜果蔬菜所提供的营养可不是区区面条能够替代的。

  对于军队的菜篮子问题,唐钰需要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