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四十四章:卤水点豆腐





  日上三竿的卧室内,睡姿不太好的唐钰在一阵口干舌燥之中微微睁开了眼。

  伸一个大大的懒腰,四肢乏力的感觉令唐钰一阵摇头苦笑,昨夜他自知酒量不济,只喝了稍许,便让白渔儿将自己扶了回来,本以为第二日的宿醉感觉会稍有缓解,岂料却还是这般头痛欲裂,酒气上涌。

  这酒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勉强站起而来身子,在桌边坐下饮下半壶凉茶,门外两人的对话传入耳中。

  “姑爷还未起床吗?”这是紫月的声音。

  “哥哥喝了酒便是这般,只怕还要半个时辰才能醒。”答话的是芙儿。

  紫月的语气中透露出些许焦急:“三夫人今日一早便过来,说娘家人总是留在姐姐家不太好,要接诚少爷回府,诚少爷往日很是听话,此番却死活不从,非要留在这边,小姐劝不住,一家子等着要等姑爷定夺呢。”

  芙儿的口气很是为难:“那怎么办?凭你我的身份,不太方便进去吧,怎么不让采菱嫂子过来?”

  “小姐正压着场子,否则那两母子便要吵起来了。”事情迫在眉睫,紫月也顾不得自己的另一个弟妹身份,伸手便要推门而入,“都火烧眉毛了,还顾忌什么身份,你不叫我来叫。”

  未及紫月的手伸出,那一扇木门伴随着一声“吱呀”应声而开,唐钰走了出来:“不就是换个房间住么,这小子又在犯什么别扭。”

  摆出了十足的姐夫姿态,短短的几步路,唐钰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大步流星来到正厅,正瞧见近来少言寡语的云金诚正跪在娘亲面前一言不发,云采菱站在三夫人顾氏身后不住给婶婶顺着气:“婶婶也不必如此大动肝火,诚儿的出发点不算好,这结果却是好的啊,他的丹青技艺已然有了些起色,只要他持之以恒,总有成为大家的时候。”

  “为了那么一个小丫头学什么丹青,把自己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这算什么?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诚儿小时候顽劣成性,也不见婶子发如此大的火,怎么如今刻苦专研技艺,却不满婶子的意了,爷爷也说了,琴棋书画诗酒花,这绘画一道,也算一个雅号,诚儿有心学习,不是好事吗?”

  “这算什么好事?他若是一心专研学问,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我这个当娘亲的怎会不支持?即便他不精此道,跟在钰少爷身边学些生财之道回来继承家业,也算是一条退路,什么不学,偏偏要学丹青,朝廷科举考不考丹青?画画能养活自己?”

  顾氏越说越气,站起身子指着跪在一旁的云金诚:“你看看你这身穿着,尽是花花绿绿的不知什么颜料,还有一个富家公子的样子么?”

  唐钰原本以为是顾氏打算接云金诚回家,儿子不愿意,这才起了争执,却不想当中还有这般缘由,看来是三夫人看不上丹青技艺,要云金诚放弃。

  若只是接儿子回府,云金诚的确不好忤逆母亲,但顾氏说丹青无用,唐钰便打算与她说道说道了。

  数十年后的张择端以一幅《清明上河图》流芳百世,天才少年王希孟更是以一生只作一幅《千里江山图》名垂千古。元代王冕,明代唐寅,均以丹青之术为世人熟知,传世名画层出不穷,丹青一术又何来无用之说?

  心中本已想好了说辞,在听到顾氏指责云金诚的衣裳时,空中似有一道惊雷劈下,正中唐钰头顶,将他劈了个醍醐灌顶。

  “她说什么?颜料?”唐钰快走几步来到云金诚身前,一把将他自地上拽起,果然看到云金诚那一身棉质长衫上数不尽的斑斑点点,均是在绘画时不慎沾染颜料所致,斑点有新有旧,新的色泽明亮,旧的虽已有些褪色,却依旧历历在目。

  唐钰指着云金诚身上的衣服,双眼泛着精光,一脸激动之色:“说,这些颜料哪来的?”

  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厅堂里一片鸦雀无声,三夫人顾氏吓了一跳,以疑惑的眼神望向侄女云采菱,似乎是在询问:这钰少爷平日里也是这般神经质?

  云采菱则是不忍直视。云金诚更是缓步后退借以躲避姐夫那宛若老虎发现猎物之后的目光,颤巍巍说道:“是……是师师替我调配的。”

  “对了!我怎么没想到!”李师师原本的家中做着染坊生意,她自然是知道如何以矿物调配颜料的,唐钰哈哈一笑,忽的又以手掌猛拍脑门,“放着宝贝不用,真是暴殄天物。”随后拉起云金诚的手飞似的出了门,只留下云采菱与云家三夫人在风中凌乱。

  “走,去看看那些颜料。”

  直到两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门外,三夫人顾氏这才颓然坐回椅子,朝云采菱看了一眼:“那李家姑娘果然是国色天香的美人胚子?与采菱你相较如何?”

  云采菱点头:“侄女可比不上这位李家姑娘,她不但模样俊俏,更是能歌善舞琴技卓然,夫君说这位李姑娘日后的造诣要远超其师韵儿姑娘,如今这李韵儿姑娘与琴技一道已是大宋首屈一指的大家了,这便足以看出她日后的成就。”

  顾氏一声轻叹:“罢了,既然诚儿心中喜欢,我便豁出这张老脸去找她师傅谈谈。”虽然不喜云金诚修习丹青,慈母终究还是慈母。

  见顾氏打算去给儿子提亲,云采菱慌忙劝道:“夫君此前已为他二人做了和事佬,两人也达成了君子协定,李家姑娘十五岁之前绝不谈婚论嫁,如今婶子去说亲,只怕会适得其反,若是李家姑娘因此对诚儿心生怒意,那便真是大大的不好了。”

  在过来接云金诚回家之前,三夫人早已将李师师的底细打探清楚,小丫头如今已是孤身一人,唯一的长辈便是师傅李韵儿,虽与自己的儿子身份不符,架不住诚儿喜欢啊,只要儿子愿意,她这个当娘的也只能认了。想不到事实却是儿子襄王有意,反倒是李家姑娘神女无心。

  听采菱说来小丫头还是个烈性子,万一惹恼了,只怕儿子又要与她闹了。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