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三十四章:半年时间建起城墙





  听了唐钰简单的表述,李老汉低头沉吟了半刻,这才说道:“公子的要求不算复杂,老汉这便回去试做,明日便可拿出样品来。”

  李老汉并非夸大其词,当年得到唐钰所传授的技术之后,凭借自己在打铁一道上的天赋以及祖传的技艺,他在唐钰的基础之上又对锅炉与淬火工艺进行了改良,在提高了效率的同时更加提升了铁器的质量,如今的百炼钢对他而言也不算难题,更何况唐钰此番的要求更为简单。

  虽然李老汉并不知道唐钰打造长丈余宽寸余厚三分有余的铁条用来做什么,却也并不开口询问,此前唐钰虽身在千里之外,与自己做的那几笔生意却是银货两讫,未有过一次短斤少两,既然是顾客的要求,自然要全力满足才是,至于别人拿去要做什么,那是别人的事,自己则无需知道。

  只是李老汉不问,夏岳山却被唐钰搞得一头雾水,方才不是说到修筑城墙所花费的时间太长吗,为何又要李老汉做一些稀奇古怪的铁器,难道这些东西能缩短城墙的修筑工期?

  面对夏岳山的疑惑,唐钰只是神秘一笑,稍稍解释了两句:“等李翁将东西做出来,夏叔便能瞧出端倪,只要有李翁的鼎力相助,小子可以担保,能将修筑城墙的工期缩短至半年。”

  “半年?”忽的听闻这个数字,夏岳山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方圆三十里的一座城池,规模虽说比不上诸如汴京、广陵、钱塘那般富庶的大城,单算四周城墙,至少也有二十多里的长度,即便宽度只有两丈,高度五丈,如此浩大的工程即便是三年五载也是需要劳工们不分昼夜地赶工才能完成的吧。

  如今唐钰说只需半年,这是天方夜谭还是这小子信口开河?若非唐钰的目光如炬,有些高瞻远瞩的能力,又是自己女婿的兄长,只怕夏岳山真会气得拂袖而去。

  似乎对夏岳山的不解视而不见,唐钰还是微微皱眉,轻声低喃:“只是光有李翁的铁条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大量的水泥才行。”

  随即又向李老汉说道:“铁条的需求量很大,铁矿运输也需要时间,能否请李翁将打铁坊先行迁回渡口镇?”

  李老汉哈哈一笑:“渡口镇里的铁匠铺本就是老汉家祖传,只需将锅炉重新改造一番便可投入使用,绝不会耽误公子的大事。”

  送李老汉出了镇子,唐钰与夏岳山只是在镇口小站了片刻,便发觉有不少人翻山越岭而来,见了唐钰纷纷行礼,口中称呼:“将军。”

  在唐钰还未回到渡口镇之前,便有三三两两之人相继赶来,最初夏岳山只是为感奇怪,以渡口镇的户籍制度为由,并不允许这些人进入镇子,直到四面八方赶来之人越来越多,这才有所警觉,仔细盘问之后方才知道,这是愿意跟随唐钰身侧的大宋新军将士,而他们的胸前贴身处都藏着一块木牌,上方除了各人的名字以外,另刻有一个“唐”字,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一向谨小慎微的夏岳山依旧不让这些人进入镇子,只是允许他们在镇外驻扎,直到今日唐钰归来,这才拿出了名册点卯,与胸牌上的名字对上号的便将名册上名字划掉,以表此人已就位。

  看着镇外的驻扎大营中人声鼎沸,粗略计算至少有三千多人,夏岳山的脸上满是担忧之色,心中盘算的是这些人的口粮从哪里来。

  此前的渡口镇人口不过二百,经过几年的经营,渡口镇已然完全成为唐钰口中的共产村落,衣食住均由镇指挥所提供,居民只需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便能得到相应的报酬,这种制度虽说存有弊端,却比剥削劳动人民的地主阶级受欢迎得多,小镇远离喧嚣,居民本就淳朴,在夏岳山赶走镇中的两个地主老财之后,随即便得到了拥护,渡口镇更是铁通一个,外人根本无法进入。

  只是如今陡然多出了近四千人,姑且先不说这帮人的“衣”与“住”,单是“食”这一项,便能要了夏岳山的老命。

  看出了夏岳山的纠结,唐钰安慰道:“我已让陈新远在宋境采购粮食,只是需要确保押运途中的安全,只要这一批粮食能够到位,必可解燃眉之急。”

  随着新军将士的归队,渡口镇的人口骤然增多,势必会引起成都府路驻军的窥探,届时难免会有人识破自己的身份,一场保卫战在所难免,如今唐钰的当务之急,是在朝廷驻军打过来之前做好迎战的准备。

  此处为山脉地势,虽然易守难攻,对方也能借势隐藏,自己的新军缺乏近战能力,便需要斥候部队的时刻警戒与将士们的全神贯注,至于弹药,第二批火器一弹未发,被这四千人尽数背来了渡口镇,李家铁坊的生产更是源源不绝,对于武器弹药,唐钰是不愁的。

  如今唐钰最大的忧虑便是自己被大宋通缉,留在宋境内的所有生意必定受到冲击,失了进项,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虽然此前得了司马光支付的二十万两军饷,尚可勉强支撑一段时间,此外青竹山庄的韩卓对外并未公示自己是他的合作者,若是此人谨守行规,那这便是唐钰目前唯一能够赚钱的途径了。

  后世有一句话说的极好:银子不是万能的,因为它买不到尊严、荣誉,可没有银子却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它能决定你会不会被饿死。

  如今的处境自己也算是落草为寇了,既然是寇,偶尔做一做劫富济贫的买卖这才对得起自己头上这一顶帽子嘛。只是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实在不是长久之计,若想维持新城的生计,唐钰需要与大宋做生意。

  但这些都是后话,若是新城顶不住成都府路驻军呼之欲来的第一波攻击,一切便都只是浮云。

  若是有了城墙,相信难度会降低很多吧。

  想到此处,唐钰在心中将左相大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便是因为他的突然失势,这才给了自己如此大的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