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二十七章:抗旨





  抽调出五百名士卒护送战死者的尸首与重伤者回国,宋军收拾残局重整旗鼓,虽然这次也重创了云州的守军,己方也遭受到出师以来最为惨烈的伤亡。

  战场的无情令这帮打了几场胜仗的骄兵受到了打击,一场伏击令唐钰的新军跌落了零伤亡的神坛,内心起伏也在情理之中。

  “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道理?既然从军,便要有战死沙场的觉悟。况且今日的战况大家也是亲眼所见,虽然我们阵亡了几十名弟兄,对面辽军的损伤要远比我们惨痛得多,当然,这也算在下的指挥不当,将此战当做一次教训时刻令我们警醒,更是一个激励,誓与辽军拼杀到底,不死不休!”

  “死战到底!”

  “不死不休!”

  唐钰的三言两语,便重新点燃了众将士的战意,原本如霜打了的茄子一般低下的头颅也再一次高高昂起,全军休整完毕,正待再次踏上征程,突闻身后马蹄声响起,一骑快马由幽州城方向飞奔而来,刚刚行至唐钰阵前,来人便翻身下马疾行几步,手捧一支金箭高声喊道:“征北新军大元帅唐钰接箭。”

  唐钰不明所以,转头看看身旁的督军辛赞,辛赞一脸嫌弃地扫了对方一眼,解释道:“大宋禁军归朝廷枢密院管辖,若非军情紧急,皇帝是不会越过枢密院亲自向出征在外的军队下达圣意的,而御赐金箭,便是皇帝陛下亲传的圣旨。”

  “原来如此。”唐钰恍然大悟,“你说这金箭便等同于圣旨不就是了?”

  辛赞冷眼看了看唐钰,一脸鄙夷之色地别过头去。

  眼见阵中无人应答,传令之人再一次朗声问道:“征北大元帅唐钰何在?”

  “唐钰在此。”

  总算等到了唐钰从四下散开的将士身后缓步行出,传令者将手中的御赐金箭高举过头顶,带着一脸傲色,向唐钰传达皇帝赵顼的口谕:“命征北大元帅唐钰即刻班师回朝,不得有误。”

  此话一出,满场皆惊。

  虽然自出征以来,新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也顺利攻下了幽州,只是辽军的损失只有几千人马,元气未伤,若是唐钰此刻拨马回京,辽军势必卷土重来,重新占领刚刚夺回的城池,那新军的征战岂非成了劳民伤财的无用功?

  “如今云州城遥遥在望,此刻却让我们撤军,是何道理?”

  “辽军杀我手足,我们要为兄弟们报仇,不攻下云州,我等誓不回国!”

  传令者被周围的气势压得练练后退了好几步,这才堪堪稳住身形,手中握着的金箭竟在不住颤抖:“你们真是反了天了,撤军可是皇上的旨意。”

  唐钰抬手压制住一浪高过一浪的怒吼,轻声说道:“大人,你也看到了,我军如今士气高涨,正是一鼓作气收复失地之时,战场之上获胜的机遇稍纵即逝,谁也不想此番征战徒劳无功吧。”

  “换言之,唐钰你是打算抗旨不尊?”

  “明智之旨我自然遵从,但若是枉顾我大军的付出,放弃到手成果的昏招,我抗旨了又如何?”

  传令者被唐钰的威压所镇,早已吓得面如土色,口中只是“你你你!”的重复了许久,终究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回去告诉陛下,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今幽州城防空虚,我军若不彻底剿灭辽军主力,对方势必反扑,到时受兵灾之祸的可就不只是幽州一座城池了。”

  “好,希望他日在大庆殿上,元帅也能如此理直气壮。”传令者丢下手中金箭,匆匆跨上了马背一拉缰绳,便逃也似的沿着来路狂奔而去。

  “此事不知督军大人如何看?”

  听了唐钰的问话,辛赞凝眉沉思:“如今战况对我大宋极为有利,皇上却在此时下旨收兵,其中必然出了变故。变故无非有内外两种,在外,则是辽国皇帝自知不敌,派出使者和谈,只是想要和谈,辽国事先知会的也应该是我们才对,毕竟处在前线与他们交战的是新军,而不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汴京。”

  唐钰颔首表示同意:“既然不是外因,那只剩下一个可能……”

  辛赞将唐钰未说完的话说了出来:“大宋境内出事了。”

  想到家人还留在汴京,唐钰后背的冷汗涔涔,他在这北宋最大的倚仗是左相大人王安石,于公于私,王安石都不会冒然阻止这场即将胜利的战争,而如今皇帝下旨撤军,很显然绝非出自左相的意思。

  若非是王安石所为,那便是右相司马光的意思,毕竟当今朝中能左右圣意的,也只有这两人了。

  而如今皇帝听从了司马光的建议,在这紧要关头选择退兵,当中的意味耐人寻味。

  据唐钰所知,历史上王安石主导的新政的确是以失败告终,但却坚持了七年,如今变法刚刚实行了两年半,王安石便被打倒了?

  他一倒无关紧要,自己一家老小还在他的庇佑之下,如今失了依仗,还不成了司马光刀下的待宰羔羊?

  “斥候统领方小四何在?”唐钰的这句指令几乎是用竭嘶底里的口气喊出来的,他的如此举动令身边的亲卫着实吃了一惊,自唐钰统领新军以来,众将士还是第一次见到元帅大人如此失态。

  方小四此刻正在军阵外围警示,听到传令便火速赶回,唐钰实在等不及他那一套军礼,将一只饲养的信鸽交在方小四手中:“即刻返回京城,有消息立即传回,必要时让唐钲按原先预定的计划撤退。”

  在唐钰的谋划里,武定县渡口镇作为自己将来的栖身之所,是自己最后的退路,只是这条退路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经营,才能逐步完善,王安石的突然倒台令唐钰有些措手不及,如今的当务之急是需要搞清楚京城中到底发生了何等大事,可以令皇帝放弃唾手可得的战果,甚至将整个大宋子民陷入很有可能蔓延开来的战火之中也在所不惜。

  难道是想清洗所有王安石的势力,清缴其党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