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九章:钱塘知州苏东坡





  钱塘城锦绣布庄是广陵云家的产业,掌柜朱旭年过五旬,声如洪钟红光满面,一副老当益壮的模样,在年前的云家家族大会上是极少数表示支持长房云仁继续担任家主之位中的资格最老的一位。是以在家主之位被夺之后,对于这位老掌柜,云新任家主智也不敢有诸多怨言,朱老也依旧在钱塘城任职。

  虽与姑爷唐钰从未见过,朱旭却识得自家的三小姐,见到云采菱领着一大家子进了布庄,便即刻自内院迎了出来。

  主仆相见,云采菱的一声“朱爷爷”令朱旭喜笑颜开,吩咐布庄的杂役立即停下手中的伙计收拾房间,以供唐钰一家居住。锦绣布庄是钱塘城规模较大的布庄,院落前后三进,前排临街是店铺,一扇垂花门将商铺与居室隔开,正房住着的自然是朱旭夫妇,东厢房作为仓库,堆放的都是各式绢布,后间住着的是店中十多个活计整个院落也只有西厢暂时闲置。

  上下两层的木制小楼,对于十口人来说,空间虽不算富余,却也能将就着住下了。

  得知这位姑爷在数月之前已帮助老爷重新夺回了家主之位,老掌柜不禁有些老泪纵横,对唐钰更是赞誉有加:“《老子》有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当日小姐因为姑爷得罪了沐家,如今也因为姑爷重掌云家,如此看来,还是小姐慧眼如炬,相中了姑爷这位人中龙凤,连沐家也奈何不得。”

  主仆之间又相互吹捧了几句,忽听得门外有杂役禀报:“店铺里有人找姑爷。”

  几人面面相觑,云采菱更是朝唐钰投来疑惑的目光:“怎么相公你在钱塘城也有熟识之人?”云采菱为出阁之时,因为跟在父亲身边的缘故,倒也来过钱塘几次,与城内的富家子弟有过几面之缘,只是在嫁与唐钰之后便再未来过此地,如今梳妆打扮更与少女不同,说有人在进城时认出了她此刻找上门来,她也大抵是不太信的,便更别提从未到过钱塘的唐钰了。

  难不成是唐钰骗了自己与白渔儿,他在此地还有什么红颜知己?

  面对两位夫人咄咄逼人的眼神,唐钰的心中也是一阵狐疑,为了显示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唐钰大手一挥,领着全家老小赶往前院。

  见到唐钰走来,一位家丁模样的中年男子弯腰递上了拜帖:“我家老爷请唐公子携全家过府一叙。”

  唐钰接过拜帖顺势打开观看,口中问道:“未敢请教你家老爷名讳?怎会得知在下今日进城?”

  家丁直起腰,对唐钰笑道:“我家老爷说,自昨夜一别,他对公子的小宝炖鱼恋恋不忘,若能有幸再尝一次,必定老怀为安。”

  “既是苏兄邀请,在下自当……”话只说了一半,唐钰忽然闭口不言,只将嘴张了老大,却发不出一丝声音,良久之后,这才瞪着铜铃般的双眼,指着拜帖之上最后的署名问道,“你家老爷果真是他?”

  家丁点点头,面露奇怪之色,得知我家老爷的身份不应是欣喜万分吗?唐公子如此惊讶的表情又是何意?

  唐钰身后的众人也是不解,云采菱凑过来,看一眼拜帖:“苏轼苏东坡,便是昨夜那位苏大哥吗?”

  唐钰忽的斜了云采菱一眼,自己这位夫人真是无知无畏啊,遥想当年求学时,为了背诵这位兄台的诗词文章,也不知费尽了多少脑细胞,如今想来也都是一把辛酸泪啊。

  与大宋另一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不同,自己与他相见之前便有了心理准备,便是因为唐钰早前便认识了他的次子,而这位苏轼,可是犹如空降一般毫无缓冲,来得令人有些毫无防备,唐钰有如此表现似乎也不为过。

  只是苏轼在任职钱塘城知州时,于诗词一道上略有小成,还未写出诸如《水调歌头》、《赤壁赋》那般惊世骇俗的旷世之作,云采菱她们不识此人,也更在情理之中。

  “既……既然是苏大人邀请,在……在下自是要去的。”得知昨夜那位渔夫便是大名鼎鼎的苏轼,唐钰竟然有些结巴了。

  送走了家丁回到后院,朱旭也不免惊叹起来:“这位苏大人为官清廉,一向深居简出从不宴请宾客,想不到姑爷却成了他的座上宾,莫非姑爷来钱塘,便是为了与苏大人一聚?”

  古时交通不便,挚友相隔千里,也许一别之后今生再无相见之日,至交好友为了一次相聚不惜千里赶路,也是屡见不鲜的文坛佳话,难道唐钰也是为此而来?

  唐钰摇了摇头,他并非学历史出生,又哪里会知道大宋熙宁二年,中华文坛大佬级别的人物苏东坡会在钱塘任职,他此番前来钱塘只是一时兴起,所想的是将方腊起义之事扼杀在萌芽当中,避免北宋历史上一次最为伤筋动骨的兵灾。

  而对于这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方腊,唐钰的了解也不多,只知道他是钱塘人士,至于年岁、相貌却是无从得知,在偌大的钱塘城里找一个人,只如大海捞针,唐钰也只是打算尽人事听天命,能找到那是最好,实在找不到,唐钰也不打算勉强,毕竟这就是历史。

  唐钰也曾看过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老爷子说方腊是波斯摩尼教中土分支明教的教主,在反抗大宋的起义中失败,最终为另一拨被大宋诏安的匪贼水泊梁山所斩杀。他也不知是真是假,却也总算是另一条线索,只是据唐钰所知,波斯摩尼教在大唐时进入中土,唐武宗会昌五年灭佛时,摩尼教亦遭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宗教,教派鲜为人知,只怕寻找起来,也是异常困难。

  是以寻找方腊一事需要从长计议,或许在见了钱塘知州之后,事情也许会有所转机,由此看来,无论于公于私,这钱塘知州的衙门内院,自己总需要走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