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章(1 / 2)





  在朱允炆出生之前,他和朱家兄弟一起过了一个年,那个年过的,其实不算多么丰盛,不过现在想一想,竟是有了点儿别样的滋味。

  张行瑜一行人跟着入了厅堂,张行瑜继续在陆长亭身边大献殷勤。

  但今日还让张行瑜站在旁边,那就实在有些不像话了,陆长亭当即出声道:“不必了,请好好享用饭食吧。”

  张行瑜对陆长亭的拒绝,向来很是听从,他点了点头,打量了一眼陆长亭的表情,心底微微松了一口气,这才走了回去。

  此时,北平之外一骑人趁着夜色还不算太晚,紧赶慢赶地入了城。

  城门口的守卫见对方持燕王信物,便直接将人放了进来。这行人进城之后,便不敢驱马而行,只敢快步往燕王府走去。

  很快,这行人到了燕王府外。

  燕王府外的守卫拦住了他们,“来者何人?”

  借着灯笼的光,守卫们见着了走在前头的人,那人取下披风,露出了一张有些凶狠的面孔来。

  是的,凶狠,守卫在看见他的第一眼,脑中便不自觉地闪过了这两个字。

  那人浅浅一笑,却是又带上了不一样的气度,他道:“从应天府追随燕王而来,求见燕王。”

  守卫本还想拦,但却见这人背后站着的,都是燕王府里的人,守卫心中暗暗一惊,忙将人放了进去。

  此时厅堂之中,刚刚开宴。

  朱棣顺手给陆长亭夹了菜,谁叫陆长亭刚好坐在他的身侧呢?

  此时下人快步走来,在门外道:“王爷,人到了!”

  朱棣面上闪过了喜色,“赶到了?将人请来吧。”

  陆长亭心中好奇,这人是谁?看朱棣的口吻,竟是期待这人有些时日了。

  那下人转身去请。

  不多时,厅堂中众人都放下了筷子,看着门外一行人满身风雪地走来。

  走在前面的人,个子挺拔修长,身形偏于削瘦。

  他取下了披风,众人这才看清了他的模样。

  那是个和尚,光头,穿僧衣,五官标准,但凑在一处,却带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凶相来。

  陆长亭盯着这人,总觉得脑中灵光一闪,但仔细捕捉,却又什么都捕捉不到。

  此时朱棣已经站起身来了,只是他的步子并未动。他朝着那人的方向笑道:“正巧赶上,便请一同入席吧。”

  那人点了点头,目不斜视。

  下人忙为他安排出了座位,便是恰好在朱棣的另一只手旁。

  由此可见朱棣对其的重视。

  而这时候陆长亭记忆的大门也终于打开了。

  穿僧衣的僧人,在洪武二十五年前来追随燕王,那不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道衍和尚吗?

  燕王手底下一大能臣!

  其经历也是颇具传奇色彩!

  根据历史记载,在马皇后病逝之后,诸王回到应天府悼念母后,洪武帝挑选了僧人随侍诸王,当时在朱棣身侧的便是这位道衍和尚,之后他与朱棣相谈甚欢,在朱棣离开应天府回到封地的时候,道衍也自请追随而去了,之后还在北平一座寺庙当了主持。

  想到这里,陆长亭不由得多打量了几眼这僧人。

  史料里曾说,道衍早年游历嵩山寺,遇见了相士袁珙,袁珙观他面相,便道:“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大意是说他乃是个奇特的僧人,生了一双三角眼,像是病虎一般,他的性格必然嗜好杀戮,与刘秉忠是一样的人。

  这个刘秉忠是何人呢?

  长在元初,他信奉佛教,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一不通,后成为了忽必烈的左膀右臂。

  这是陆长亭对他唯一的了解。但仅从此就可看出,当初袁珙对道衍的评价如何之惊奇了!而后来的道衍也的确没有辜负这个名头。

  陆长亭低头抿了口汤,心底有些压抑不住激动,连带着伤口都跟着一跳一跳的疼。

  他几乎能想得到,跟在朱棣的身边,他将会见到多少历史中的传奇人物。

  陆长亭握着筷子的手紧了紧。

  这时候,朱棣突然伸手过来,破坏了所有的气氛。

  他抬起了陆长亭的下巴,低声道:“快要睡着了么?”

  陆长亭摇摇头,随后抬起头来,却见周围的人都在打量自己,其中也包括道衍和尚。

  道衍似乎对陆长亭有些兴致,还盯着他多看了两眼,只是道衍那双眼难免令人觉得畏惧。

  陆长亭知道相由心生。

  道衍看似是个平凡的僧人,但他的面相早已经透露出他的野心了。

  陆长亭冲他淡淡一笑,却是不小心扯到了嘴角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