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之穿成反派妻子第49节(1 / 2)





  之前王凤山跟他们说了,这些缝纫机太破太久了,十块钱一台可以卖给他们,这就相当于他们花三十块钱买了三台老缝纫机组装成了一台新的。

  苏晓蔓给缝纫机穿好线,找了块破布随意车了几条线,忍不住欣喜,“很好用哎,比周大嫂家的那一台还好用,明途,你是不是还改装了下!!”

  谢明途点了点头,“蔓蔓你觉得合适吗?”

  “挺好的,比我想象的好多了。”原本苏晓蔓看着这一堆老旧破铜烂铁,以为它们就算重新组装起来,也不会有崭新的缝纫机好用。

  但是没关系,现在条件艰苦,苏晓蔓自信于自己的缝纫水平,哪怕缝纫机不怎么好用,在她的手底下也能发挥极大的功效。

  但是没想到谢明途重新组装的机子居然这么流畅,这未免也太好了吧。

  三十块钱换来的一台缝纫机!!

  还兼带无限售后服务!!

  是她老公组装哒!

  苏晓蔓忍不住用一种格外崇拜的眼神看向谢明途,“你太棒了!”

  谢狗子真是个宝藏青年,不仅能山上养鸡逮兔子,还能修拖拉机修缝纫机。

  谢明途原本还好好的站着,但是被她那满是星星的眼睛看着,双手加腿脚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放,一股莫名的激动和喜悦在他的身体里面横冲直撞。

  备受鼓舞的他觉得还能再给蔓蔓改无数缝纫机。

  从最开始跟着周贺强学修拖拉机开始,他发现自己就很很轻易的记住这些机械工具的构造,直觉就能告诉他要怎么弄。

  “你还会修别的机器吗?我们厂子里一台机器坏了,修理的专业人员要下周才能到。”看眼前夫妻俩一身的气质,年纪轻轻又很有文化的样子,可能是某个修理师父的徒弟,也有可能是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死马当成活马医,王风山没忍住开口问道。

  要是对方能帮忙把机器修好,那就是解了他们厂子的燃眉之急。

  谢明途犹豫地看了眼苏晓蔓,苏晓蔓推了下他的胳膊,让他去尝试一下。

  苏晓蔓觉得他竟然能有这样的天赋,那就要多开发开发,现在有机会,那就去见识一下,不会修也不妨碍什么的。

  “没事,咱们等两天再回去也没关系的。”

  估计只会挨孙梅的几顿骂,当然,也有可能开心他俩在外面待着,还省了家里的口粮。

  王凤山把他们带到故障的机器面前,是一台新式大型拽布机,机器旁边还有一份内部结构说明书,不过上面标的大部分是苏文和英文。

  谢明途拿起那本说明书,低头认真地看了起来。

  他在看说明书,苏晓蔓则在旁边认真看他,她在心里猜测,这个家伙究竟是看得懂还是看不懂。

  “这是外面采购的机械,这说明书咱们这边的人都看不太懂……”

  旁边的王风山也十分狐疑地看着他。

  谢明途去检查了一下那个机械设备,告诉王风山,“机器没有坏,是这边组装错了,改过来就好了。”

  谢明途跟机器设备的相关负责人员,一起把部分器械拆了重组之后,机器已经能正常运转了。

  王风山的心里一颗大石头落了地。

  “这个说明书你看得懂吗?咱们这边的师傅还有好几个问题看不懂,来帮咱们解释解释。”

  谢明途还真能把说明书看懂了个七七八八,跟机器师傅交流了几个问题,最后,王风山十分感谢他们,连那三十块钱就都没收他们的,还请他们在工厂的食堂里吃了顿饭。

  “厂子里那十几台老旧淘汰缝纫机,你们要是需要的话,八块钱一台,都能低价卖给你们,这些,我还是能做主的。”

  听他这么说后,苏晓蔓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第34章 享受  我都听蔓蔓的。

  八块钱一台的破旧缝纫机, 一共有十三台,苏晓蔓问了谢明途,约莫能改装成功个五六台。那么就是花销个一百零四左右, 再加几十块钱的零件费,一百来块钱就能变成五六台能使用的缝纫机。

  要知道,一台崭新的缝纫机都要两三百块, 贵的更贵, 还要相应的工业票, 现在不要票, 能用一台左右的钱换个五六台能使用的缝纫机,不可谓不是件好事。

  苏晓蔓跟王风山说这些缝纫机他们要了,让谢明途加紧修理改装,一共改装成功了六台,加上之前他们自己的那一台, 约莫有七台缝纫机,除去一些机械零件的花销, 成本是一百五十三元两毛多。

  如果是她自己出钱,差不多就是把她的老本舍进去了, 但是这个钱, 苏晓蔓并不打算自己出。

  苏晓蔓联系了柳兆强,把缝纫机的事情告诉了大舅, 还给了他一个建议,推荐他们村以生产队的名义来收购这一批老旧组装的缝纫机。

  柳大舅听了这个消息, 果然又惊又喜,“三十就能买一台能用的缝纫机,这世道上还能有这种好事?”

  苏晓蔓点点头,“这是工业用的小型缝纫机, 相比普通缝纫机其实会更好用一些,只不过是破旧机子改装的,有几台用着比新的都好,但是也有一两台不怎么带劲。”

  “没事,能用就行了,咱家里都想添一台,这都是些不要票的缝纫机啊。”柳兆强对这些东西心动了,没有人会不心动。

  “大舅,我建议是咱们以生产队的名义来购买这一批缝纫机,之后在咱们村里弄一间缝纫室,把机子放在缝纫室里,寻人来管理,以后要是村里哪个社员家里有什么缝缝补补的需要,就可以用工分来抵换,比如多少工分来缝一两条衣服裤子,打一个补丁什么的,或者用多少多少工分,能使用多久多久,具体怎么定,让队里看着来。”

  苏晓蔓想的是,就那么六七台机子,六七十不要票低价卖出去,他们自然是能大赚一笔,但是卖给谁呢?不要票的低价缝纫机,肯定是人人家里都想要,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到时候她私下卖缝纫机,指不定还要被人举报成走-资派。

  所以不如以生产队的名义来买,可以从中为谢明途赚个几十块的工本费,以后村里多了这么一批公用的缝纫机,同样也是方便乡里,就那么几个工分就能使用,何必买一台回家呢?

  这件事方便了村里的村民,同样也给她大舅柳兆强多添了一笔功绩,大舅会记得她们夫妻俩的帮忙,村里也会感谢出主意的她,她和谢明途还能从中赚取一笔,这完全是一举三得且名利双收的事情。

  “晓蔓!还是你这个娃娃聪明,这是大好事啊!”柳兆强越听越兴奋,觉得这件事十分可行,“咱们村里有些废旧的存粮仓库,刚好可以改装成这样的缝纫间,这下大家就可以舒服了,要是有公用的缝纫机,那些大姨婶子们,也不用夜里在灯下一针一针地给那些贼崽子们缝了,你是不知道有些小家伙裤子烂的有多快。”

  “这些小崽子的屁股蛋子,我已经不想看了。”

  苏晓蔓忍俊不禁,她能想到这个办法,也是因为前些天去种树苗的时候,遇见一个姓何的婶子,每天都很热情地跟她打招呼,身体强壮,每天给她搭把手,指导她怎么省力地使用铲子锄头之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