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后记(1 / 2)



第七集了!



我是镰池和马。



终于解脱啦──!不晓得各位是否喜欢这本延续第六集的第七集。我这次也跟写第六集时一样,努力描写「智慧村世界里的战斗故事」,但最重要的章节其实是第六章的过去篇。大家有猜到吸油鬼事件的剧情发展吗?读过这本第七集后,要是能把第四集里的历史改写后的过去篇重新看过一遍,或许能够得到不一样的乐趣也说不定。比如说,在第四集的第四章里,座敷童子不是对吸油鬼说过「你还存在的这个事实,让我觉得非常不愉快」,结尾时还因为想起对吸油鬼表现出敌意的小忍而放声大哭不是吗?这些言行中的意义是不是也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呢?



……反过来说,即便是第七集里那么善良的吸油鬼,也会随著时间经过,制造出跟第四集里同样人数的牺牲者(无关于本人的善恶)。不是因为座敷童子改变命运,把吸油鬼变成坏人才会引起事件,就算他依然是个好人,也还是会制造出数量完全相同的牺牲者。只要这么一想,应该就能更加理解他的苦恼了吧。问题来了,一边是只能在苦恼中不断杀人,另一边是变得能够享受杀人的快感,对吸油鬼来说,到底哪一边才是救赎呢?关于吸油鬼这个角色,我真心认为他能被忍拯救实在是太好了。



关于青行灯这个角色,我设定的主题是怪物婴儿。以一个大头目来说,她的言行举止异常地天真烂漫,还有著不成熟且洁癖的善恶观,以及明明才刚出生没多久,却自以为什么都懂的口气……线索应该到处都是才对,大家是不是有在她初次登场的第三集就紧抓住这些线索,看穿她的真面目呢?就跟第六集的大百足一样,为了做个了断,阵内忍也献上自己的肉体作为供品。不过,这种一旦吃掉血肉与生肝,捕食者就能继承被食者的特性的概念,其实来自于智慧村第一集第三章里的「妖怪药」。大……大家应该还记得吧!我觉得这一幕颇为凄惨,但考虑到「必须好好描写传统妖怪,而不是变成吉祥物的妖怪」这点,这或许是一条无法避免的道路吧。



我觉得反抗期结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接受「我变得能够理解父母的心情」这个事实,而我这次就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让青行灯理解阵内忍的心情,藉此让她的凶暴性消失。虽然自己的人生只属于自己,但自己的人生会影响到的事物,可不见得只有自己的人生。这段剧情彻底体现了这个道理。当然,「觉得自己完全理解父母的心情」这种想法,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证据,所以我这次又进一步阐述了「无法理解是一种悲哀。而当人能够体会到这点时就变成大人了。」这样的想法。



虽然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青行灯故事的主干也跟吸油鬼一样,是一个把角色洗白的过程,但我觉得只要想想这部作品中的妖怪观,就能十分轻易地接受这样的故事。没错,不管是多么残酷的故事,这部作品中的妖怪本身都没有善恶之分。



此外,一旦明白那种妖怪的内情,将对方当成人物来理解,恐惧便会逐渐消失……其实这不光是这部作品中的设定,也是对实际存在的所有妖怪都通用的道理。



只要稍微想像一下,各位应该就能理解才对,所谓的妖怪,其行动模式与经历越是被人搞懂,就会越失去原本的个性。反过来说,只要查清楚这些事情,把该妖怪跟水火之类的东西连结在一起,依照属性进行分类,就能找出供养与闪躲的方法。



简单来说,让街头巷尾因为恐惧而震撼的都市传说中的怪物,如果经常出现在电影或电视剧中,不就会变得不可怕了吗?其实,我觉得这部作品中最容易让人理解这点的并不是那些妖怪,而是病魔使役者与巫蛊透视者这对人类搭档。



世上最可怕的是「躲在黑暗深处,没有实体的怪物」,藉由慢慢揭露其轮廓,就能抹去黑暗,让人克服恐惧……这是许多过去的妖怪画家与研究家都曾经挑战过的仪式,如果要以电击文库的做法重现这个过程,大概就是这样吧。我便是怀著这样的想法写出这个故事。



另一方面,关于妖怪SAIKIKAZU这个角色,可说是在写妖怪故事时,跟百物语一样,作者绝对会想要写进去的一种妖怪。在内容充实的妖怪图鉴或资料库中,若无其事地加入作者原创的个体,可以说是一种浪漫。我之所以故意把他的名字改成这样,是为了酝酿出「他还没成为正式的妖怪,变得像是乱码一样」的感觉,不晓得大家是否感受到了(注:妖怪SAIKIKAZU原文为「妖怪さi木カズ」)?



……虽然裁木和因为跟敌人无话可说而选择默默离开,却在最后的最后出现在外堀岳面前,是我描写这个角色时的重点。换句话说,杀人现场被人目击的裁木和,并没有把外堀岳当成「敌人」。既然如此,那他对外堀岳到底抱持著什么样的感情?他又为何只向这位刑警提出警告?由于作者亲自解释这种事情实在没什么意思,希望大家务必互相讨论,为妖怪SAIKIKAZU这个角色赋予生命。



与这些妖怪相较之下,大恶魔洁莉卡这个角色则是彻头彻尾的坏人。这应该也是本作的一大重点吧。不过,虽然有许多学说都认为恶魔是被刻意扭曲的古老宗教的神明,但本作是照著原本的定义,将恶魔描写成「只为了做坏事而生的存在」。



宣称暴力只是用来让人恐惧的工具的洁莉卡,不同于禁书目录里的魔神欧提努斯与鲜血印记里的白之女王,并不是那种靠著力量击倒对手的最强角色。我反而把她设定成会彻底溺爱某人,藉此让对方堕落的角色。因为我在故事里把她象徵的「大罪」定义为「让人舍弃信仰的力量」,便觉得应该让她走在与「不适当的暴力与压迫反倒会使人变得团结」相反的道路上,给了她许多宠溺别人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