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国小鲜(科举)第94节(2 / 2)


  怎么个意思?眼不见心不烦,还是干脆两眼一闭等死了?

  等说完一篇烂俗的“告白”,秦放鹤第一次主动抬头,望着董春腼腆一笑,“这样的话,您老是不是听得都腻了?”

  众人:“……”

  董春的眼底终于泛起一点不一样的兴趣,呵呵几声,辨不出喜怒,“你的胆子很大。”

  心境也很稳,自始至终,声音都没有抖一下。

  他几乎已经忘了上次有人在自己跟前放肆,是什么时候了。

  “老实讲,”与领导对话的要点就是半真半假,该坦诚的时候坦诚,“您老的问题学生方才没想好,原本也打算那么说,但想来您老阅人无数,学生这点小伎俩摆出来,岂能蒙混过关?也只是卖蠢罢了。”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第一步,大大方方承认自己跟对方有天大的差距,完全不敢耍心眼儿。

  但……该耍还是得耍,因为没有上位者喜欢蠢货。

  董春抬手把指尖的棋子丢回去,反手端起茶来,先用盖子轻轻刮了刮没什么可刮的茶汤,这才从盖碗上方瞥了秦放鹤一眼,“大年初一,买卖也该开张,卖些与老夫瞧瞧。”

  茶水大约有七分烫,稀薄的白色水汽袅袅升起,将董春的一双眼睛依稀挡住,但秦放鹤仍能感受到那目光的分量。

  “是。”

  得救了,终于可以不用下了!

  他也顺势放下棋子,不去看被杀得丢盔弃甲的棋盘,专心应对起来。

  “学生自幼父母双亡,家里穷得很,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东家凑的鞋,西家缝的袄……但村里人的日子也不好过,田地不肥,每年收的粮食都不够吃,家家户户都要去城里以新换旧。陈粮不好吃,但好在同样的价钱能买更多,再弄点瓜菜,拼拼凑凑,就不用挨饿了……”

  莫说自小锦衣玉食的董芸姐弟俩,便是汪扶风师徒三人也觉得有些陌生。

  真能那么穷么?

  或许偶有天灾人祸时,确实有灾民流离失所,饥民四处乞讨,但风调雨顺时也这般么?

  看见他们的反应,秦放鹤丝毫不觉得意外。

  其实董春一派,亦算寒门出身,这也是汪扶风最初愿意收秦放鹤为徒的根本原因,觉得差距不算太大,可以试一试。

  若换作蒸蒸日上的世家、贵族,秦放鹤甚至根本入不得他们的眼,因为阶层不同。

  “寒门难出贵子”,很熟悉的话对不对,后世无数普通家庭也是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激励后代,想着有朝一日能实现阶级跨越。

  但其实打从一开始就错了,这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寒门”并非现代人想象中的所谓普通老百姓,而是稍微差一点,或者说落魄些的世家、大族。

  而秦放鹤这种,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只是庶人!

  再说的不好听一点:穷鬼!底层穷鬼!

  说白了,打从一开始,掌权者就觉得读书这件高级事跟我们底层穷鬼没什么关系。

  门槛最低的也就是寒门了。

  偶尔零星有几个闯进来的,实属意外。

  来都来了,那就留着吧,反正也折腾不出什么水花,于大局无碍,还顺带能给外头人瞧瞧,我们是公平的。

  看看真正的寒门吧:

  董春本人,非常遥远的祖上曾列侯,只是世代递减,几代前就没了。

  而汪扶风,家中世代为官,哪怕品级不高,也是正经官宦子弟。

  在秦放鹤入门之前,董门出身最差的是大师伯庄隐,白身,家里往上数八代都扒拉不出一枚官印,但他家有良田数百亩!

  所以秦放鹤可以适当卖惨,换取一点缓冲空间和些微怜爱,但绝不能指望“动之以情”。

  因为不可能。

  大家的起点和出身就不一样,本质上代表的阶级利益也不同,无论秦放鹤说得再如何惨,惨绝人寰那么惨,这些人也不可能共情。

  因为想象不出来,他们会觉得你在夸张,在撒谎。

  更甚者:与我何干?是你祖上不够努力吧!

  或许这些人在几年或几十年前,也能多少有点触动,但终究不是现在。

  都过去了。

  走这条路的人,如果同理心太强,太容易共情,往往会很痛苦,走不远。

  说句不中听的,在座众人身上所有的良心加起来,可能都凑不出一副整的。

  “……所以最初,学生只是想让自己吃饱饭,吃的好一些,穿的好一些,”秦放鹤笑起来,非常真诚的那种,“仅此而已。”

  众人的神色便正常了些。

  对嘛!

  这就对了!

  民以食为天,人之常情!

  “读书很费钱,乡亲们接济颇多,学生不是没想过报答,奈何有心无力。后来侥幸得中秀才,时任章县县令周幼青周大人私下贴补学生几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