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顾二娘流放种田日常第72节(1 / 2)





  郑掌柜收了顾冉的皮子,寒暄几句,问:“顾二娘啊,迟些时候,天气冷了,你还进不进山猎东西啊?”

  “郑掌柜想要啥,来皮货行的猎户们都能卖你啊!”

  顾冉在大屿山猎到的大物,从来不敢拿到和丰这里头来卖,卖得最多的也就是竹鼠野兔之类的皮子,像后来收获的黄麂野猪等,都是自己消化掉的。

  在和丰这里,所有人都知晓她这个小猎户最擅长的就是逮竹鼠。

  “嗨,不是眼见着天儿凉了,想多吃点肉,惦记上你那竹鼠肉了!”

  “竹鼠是吧?我看看能不能再逮几个,要能逮到,我卖两只给你?”

  “多卖几只给我也行。”郑掌柜赶紧下单订货。

  顾冉表示记在心上了,而这次卖皮子的钱银,倒是足够请工匠的开支了。

  第61章

  很快, 时间来到了十一月。

  夏溪村里头的稻子陆陆续续地收割完毕,家家忙着打谷入仓后的某一日,吴村长来小厝拜访顾冉,一来告诉她吴三伯看过图纸, 应承下做这项工程, 还找齐四个村里头的小伙帮忙了, 二来, 是提醒她,不日,村里头的人就得送税粮去县城官府缴纳了, 她也得开始准备准备。

  “就你那四块田里分到手的六成, 是从里头缴吗?”

  “是啊!”

  晚稻的亩产比早稻要少, 也就一亩田二石左右,四亩田就是八石,这八石里只有六成是她的,那就是得到不到五石, 而她要缴纳的税率十税一。

  按照十亩田均产两石来算, 她就得交两石的税粮,那自己余下也就只有不到三石。

  不过她只有一个人,余下的两石多, 也足够自己一年的主粮。

  这个时候,孤家寡人,一人吃饭全家都饱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不然只剩下两石, 若是一家子的话, 哪里可能天天吃上大米饭?

  由吴村长做主, 让耕种顾冉那几亩水田的人家将收成的稻谷分了,送到顾家小厝, 顾冉跟吴村长说好,明日到县衙交粮,可以顺路搭载她一起去。

  在去之前,顾冉拿新收的晚稻去吴村长家碾了壳,做了一顿米饭尝了尝。

  就她个人的口感来说,吃起来比之前收获的早稻米糯软许多,也是不错的口感,若是拿来熬粥做米浆米粉,估计也很好。

  于是就将那两石晚稻谷给收进了空间格,剩下的等吴村长家里头不忙了,她在去将壳给都碾了。

  从县城到坐驴车到夏溪村的经验,顾冉是有的,就初初落户到永昌县城,而后让捕头带过来那一次嘛,但坐驴车从夏溪村走山路去县城,顾冉还是第一次。

  坐着驴车从村口离开后,一路北上,沿途都是山脉。

  幸好夏溪村的三四户人家都约好选在今日去缴税粮,四五辆驴车,人也多,不怕途中危险。

  夏溪村几户人家,其中五六户都是有驴车的,而且夏溪村每户人家种的地都颇多,缴纳的税粮也多。

  都是一个村的,没驴车的都会出点钱银借用有车人士家里头的驴车,有车人士则会跟他们错开缴纳税粮的时间,好方便行事。

  顾冉单户单丁人家,吴村长平时对她就多有照顾,自然就捎带上她了。

  颠簸着去到县城后,一行人直奔官府,省得出个什么纰漏,辛辛苦苦从村里头运到现场的税粮出问题。

  正是晚稻收获的季节,官府缴纳税粮的地方,排了两条长长的队伍,都是收了家里头的谷子,想着先将税粮缴了的农户。

  永昌县是个中县,辖下治理十多个村落,怕是这段时日缴税粮的农户都络绎不绝。

  顾冉紧挨着吴村长排队,不时看看前头的队伍动没动。

  那交税是在一个大院里头的,两条队伍,应该是分了两组官吏负责收粮。

  顾冉几乎是等了快一个时辰,才慢慢靠近了那个院门口,等轮到吴村长时,林大郎跟林二郎将自家几袋子税粮分几次搬进了院子里,顾冉探过头去,便瞧见除去官兵,那官吏共有三人,一人登记,核对缴纳税粮的人家籍贯,家里头几户人几亩田,应该缴纳多少粮,另外两人负责将缴税人带来的税粮再用官方的量具重新量算一次。

  核对正确后,登记的小吏就将数量写上,盖上官方公章,将缴税凭证给了农户,这才算缴完了税。

  等吴村长拿到缴税凭证后,就轮到顾冉了。

  林大郎跟林二郎帮忙将她那二石税粮搬进了大院里头,让小吏重新量算。

  顾冉则告知登记的小吏自己的信息,回答小吏的发问,等小吏翻找夏溪村的名册子,见到顾冉名字时,注意到是女户,还多瞥了她一眼。

  等核对田产亩数,又确定税粮无误后,顾冉也拿到了盖着公章的缴税凭证,走出大院,见吴村长一家正在外头驴车旁边等着她呢。

  顾冉快步走到他们那头,“村长,我交完税粮了。”说着扬了扬手里的凭证。

  “交完就好,那你接下来是怎么着?跟我们回村还是?”

  “来都来县城了,我先去置办一些物件,吴村长你们要有事,就先走吧!”

  “也行。那你自个儿小心。”

  跟吴村长一家分道扬镳后,顾冉算算自己这段时日以来的消耗,得去补充一些糖,食盐还有豆油等等下厨必备调料,再去药铺买一些秋冬进补要用到的药材,而后想买一些糕点糖果备上,以及别人家酒馆食肆里头做的特色吃食。

  吃多了自己煮的,某些时候也很想尝尝大厨子们做的东西嘛!

  她曾经也是很喜欢下馆子尝天南地北,海内海外诸多美食的人呐!

  在顾冉走出官衙没多远,还见到路上挑着税粮,或是用牛车板车拉着税粮来官府的农户,甚至几度与他们擦肩而过。

  顾冉避让过他们后,也没急着去扫货,而是打算先去茶行,问问自己在大屿林摘的那些茶叶有没有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