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章(2 / 2)

  齐君元这次倒是一眼就看出那些纸蝶是依靠弦簧机栝带动飞行的。不过其采用的弦簧劲道不大,蓄力有限,所以纸蝶飞不高也飞不远。只要放出时的初始高度确定了,它们最多只能在这个高度上下两尺左右的范围内扑扇,而且转不了几个圈就得掉落在地。事实证明齐君元的判断是准确的,这些纸蝶贴着狂尸群头顶飞舞一阵后真的纷纷栽落在地。

  可是齐君元却没有看出这些纸蝶到底有什么用处?就凭着它们的纸翅膀、纸尾巴扑打拂扫几下那些狂尸,难道会比鬼卒挥舞的快刀伤害更大?

  纸翅膀、纸尾巴确实没有攻击力,但带来的结果却比快刀要明显有效。许多的狂尸随即都变得反应迟钝,行动也一下滞缓下来。虽然大部分的狂尸并没有出现变化,依旧一股狂劲地往前冲,但是与许多迟钝、滞缓的狂尸挤在一起,整个尸群的冲击势头不可避免地被阻碍了。

  有一只纸蝶没有栽落地上,飘摇几下挂在齐君元藏身的大柳树上。齐君元借助周围并不明亮的光线马上发现到,那只纸蝶并非是哪个部位挂住了树枝上,而是翅膀面粘在了树枝上。这是“黏蝶吸蕊”,鲁北鹞子堂的一种手艺,是在纸蝶上涂以牦牛皮熬制的胶液,黏性十足。然后以此放飞或牵飞,粘盗别人的贵重物件。

  齐君元记得裴盛讲述上德塬言家驱狂尸的来历时曾提到过,血针驱狂尸是在泥丸宫上插入一枚金针,然后再将一根沾有赶尸人掌心命线血的红线穿入针尾。这血线金针其实又叫金针注血,用途是给尸体注入一些血性,这样才能与驱尸人的意念、七情相通。一旦狂尸失去了连心血的红线,便无法接受到驱尸人的血性意念,行动一下就恢复成一般赶尸的状态。而半子德院中放出“黏蝶吸蕊”,贴近狂尸群头顶飞舞,其用意就是要将连通心血的红线粘出来。

  大傩师继续念着经文,同时将高举的手诀慢慢放下,好像非常的用力。手诀最终指向那些狂尸,而就在他指准的那个瞬间,院子里的蓝色火焰猛然再次跳起,往上升腾了足有一丈高。但升高后的几圈火苗却非常的稳定,就像巨大的蓝色花瓣一样,共同组成了一个青蓝色的莲花。而那红色的孔明灯此时也停止了跳动,只是在缓缓地旋转着。

  “莫哈魔吽,卡鲁黑咚……”突然,又一个声音响起,是和大傩师念的同一种经文。但这声音的音量竟然被大傩师的声音还要高出许多,而念经的调子却是流畅舒缓的,与大傩师的刚劲硬朗呈鲜明对比。两种声调混合在一起,显得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就如同和声一般,很是震撼,煞是好听。特别是后加入的那个声音,每一声、每一字都像有力的大手,在不停地抓捏所有人的心脏,让人们的心跳都随着它的节奏跳动。

  齐君元恍惚间有种想往前去的感觉,但随即一惊醒悟过来。由此短暂的感觉他判断出这两个混合的念经声中带有诱神摄魂的功效。但这功效并不强劲,只能给人瞬间的困惑和惊扰而已。

  这一次齐君元判断错了,他感受到的诱神摄魂的力道确实只是瞬间,但这是因为有其他原因的。首先他所怀特质与众不同,越是遇到危险跳动的速度便越慢的心脏与常人常态相悖,所以心中只晃荡一下便挣脱了那两个混合念经声的节奏。其次那经文不是用来对付他的,他只是一个旁听者,与其中隐含的力量没有什么冲突和关联。而真正感受到经文声中的力量并与之抗衡的人,现在的状况已经是陷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双重梵音震”,是以两种高低不同、节奏各异的声音以梵语同诵“震魔心咒”。这“震魔心咒”是密宗正传经文,本身就具备震慑心魂的功用和力量。而那两种不同声音相互配合的念诵则是“洞音派”的邪术,此邪派技法对分散、摄取别人的心魂意识极为有效。古籍《伏邪录》中提到过此术,称其为“鬼讨魂”,精通此术者一旦开口,所提要求无人能回,迷离之中便一一照办。

  现在大傩师和另外一个未曾露面但音量高亮、蕴势强劲的高手以正宗经文和邪异技法相配合,针对驱动尸群的铃把头施加无形音劲。意图是要震散其内元,散乱其内神,让铃把头在短时间中失去驱动尸群的能力。

  狂尸群现在不仅不狂了,而且还乱了。刚刚它们失去了血驱的红线,导致的后果最多是无法与驱尸人心意相通,没了勇猛的速度和力道,狂尸变成了正常赶尸的状态。但如果驱尸的铃把头自己陷入到无助和痛苦中后,那就会连正常的赶尸技法都无法操作,尸群必然出现混乱。

  让东贤庄中高手们感到意外的是,那些狂尸的混乱只持续了一小会儿。在一阵急促的铜铃声响之后,混乱了的狂尸们立刻作出调整,然后用十分艰难的步子继续往半子德院的大门蹒跚而去。

  大傩师满脸的凝重,这情形让他体会到对手意志的坚强和生命力的强悍,而且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还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强悍的生命。面对这样的对手,面对如此锲而不舍的尸群,大傩师只能边念着经文边非常缓慢地往后退却,那情形就仿佛是他用无形的绳索牵拉着这大片的尸群。

  狂尸已经开始往院门中挤入,虽然半子德院的院门是与马道相接,可以直接进出双驾辕的马车,但几百个狂尸都要往里进,难免显得院门太小了。

  最前面几十个爬行的狂尸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进入到院子里。随着它们的进入,两种声调的诵经声顿时变得更加高亢有力,就如起伏的浪涛一般。但是就这两种念经声相比,大傩师刚劲、硬朗的声调已经开始显得有些急促慌乱了,而另一个高手的声调则更加沉稳流畅、收舒自如。由此可见另一个高手的功底造诣要高出大傩师不止一筹。

  此时院子里面的蓝色火焰已经升腾到两丈多了,比平常的大树还高,真的就像一朵从高墙中绽放而出的巨大莲花。

  伏魔莲

  齐君元觉出那朵大火莲跳动了几下,但火苗出现些跳动他认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紧随着火苗的这几下跳动,却出现了非常不正常的现象。那些比大树还高的火焰朝着半子德大门齐齐倾倒,就像一片被大风刮折的大旗。蓝色的火苗横着飘飞,并且剧烈地颤抖、滚动着,就仿佛要从燃起的源头挣脱一般。齐君元一下子就惊愣了,害怕了,因为这火焰给了他一种异样的感觉。他感觉这诡异、变形的蓝色火莲是有生命,而且满含着愤怒和残酷。

  倒下的火焰马上重新竖直了起来,依旧恢复成一个形状很正的莲花。但诡异的火焰也真的挣脱出去,而且也真的变了形,不再是莲花或花瓣,而是人。

  几百个人形一样的蓝色火焰在半子德院门内外一起飘飞起来、滚动起来。

  火焰的倾倒是为了点燃。很奇怪的是,没有劲风吹动火苗,也没有特别的引燃物,只有狂尸在靠近。而且还没等那些狂尸靠近火莲,火苗便齐刷刷地主动弯腰俯身与之亲近。狂尸不是干柴,没碰油料,但被这种火焰沾上后特别易燃,才点着几个,火焰便沿着尸群往外蔓延开来,将狂尸群全都点燃。

  “伏魔天火莲”,是密宗祛邪除魔的正宗法门。三阶绽莲,三圈莲瓣,高低错落有致。技法上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就是在院中有人配合大傩师手势的指示加油燃火而已。但其顺序却是按伏魔莲花净力成势的规律,应合了“慈悲心、伏魔力,三静三提升方达圆满”。

  而所谓的“伏魔天火”其实应该叫“极净之火”,那蓝色的高大火焰,其色如天空般洁净,燃后无烟无垢。要燃起这种火焰需要用的是“清莲佛油”,此佛油是采用多种油料调制而成,其配方在元朝之前就已经失传。民国初,川贵交界处的翠云沟寨发生过“蓝焰空谷”事件,无名之火烧死了满寨子的男女老少。后来据民间案狱高手调查和推断,可能就是因为在祭祀中试用了他们自己研配的“清莲佛油”,结果由于配方和配制方法都不正确,这才导致如此大的灾难。

  “清莲佛油”不但洁净至极,而且具有一个奇异的特性。当邪晦之物接近火焰时,火苗会自动趋倾过去将邪晦物引燃。而“清莲佛油”配合了“伏魔天火莲”的法门后,其引燃的火焰中始终会有伏魔莲花净力作用。可压住邪晦之物燃烧,轻易无法扑灭,更没有逃脱和反扑的机会。

  整个尸群都被“清莲佛油”的蓝色火焰覆盖了。而那些蓝色火苗不仅是附着在狂尸的身上燃烧,还利用一些途径往狂尸的身体里面钻,这可能是因为狂尸的身体内部更加污浊邪晦。火苗都是通过尸体上的洞眼伤口、七窍谷道进入身体内部的,就仿佛里面有种吸力,可以将蓝火苗捋成股、捻成尖往里吸入。不过所有尸体的嘴巴始终都闭得紧紧的,不曾让火苗由此进入。

  狂尸的嘴巴不张开也没什么不正常,因为尸体是不需要呼吸和进食的,只有要撕咬目标时才会张开。但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很快那些狂尸的嘴巴就已经很不正常地张开了,而且张得很大很大。虽然大张的嘴巴没有声音发出,不过从张开的形状上辨别,很像是在惨呼。

  大张开的嘴巴依旧没有吸入火苗,不但没有吸入反而还喷出了火苗。喷出的火苗和吸入的一样,也是蓝色的。稍有点不同的是在蓝色中间还有一朵橘色火光,看着像是一个燃烧的纸团。

  准确说那应该是一个纸角,符纸叠成的纸角。言家人最早赶尸不是将符纸贴在额头上的,而是叠成纸角塞入口中。纸三角的顶角压舌下,下面两角用上下牙咬住。符纸放在尸体口中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不容易掉落,特别是在斗尸的时候,即便张口撕咬,短暂的咬合动作也不会让其移位或掉出。另外,这纸符其实又叫渡气符,其功用是要给尸体一定的气性,这样才能驱使其进行连贯的动作。

  金针血线被“黏蝶以及蕊”粘走,狂尸失去血性。“双重梵音震”,震慑驱尸铃把头的心念,让其内元混乱,心神被制,无法及时驱动尸群进行相应的变化。最后再用“伏魔天火莲”,让天火主动点燃邪晦,并且顺邪晦之物蔓延。这样“清莲佛油”的燃烧力既可以由外而内将泥丸宫处金针烧熔,又可以从其他途径进入狂死身体的内部,由内而外烧毁驱尸口中符纸。

  于是尸不再受驱,尸体还是尸体,而且是正在燃烧成灰的尸体。驱尸人也将不再是驱尸人,付诸心血意念的金针血线被破,内元、心神被制,符咒驱动力倒冲。种种沉重打击让驱尸的铃把头从一个尸体的操控者快速向一具尸体转变。

  狂尸斗鬼卒,表面看着鬼卒未能斗过狂尸,但实际上是狂尸的操控者未曾斗过鬼卒的操控者。这也说明了一点,懂得某种法术的职业者与以施用法术为职业的法师之间始终有着很大差距。

  失去操纵力的尸体大部分都倒下了,但仍有许多呈站立状态在那里燃烧,就像一支支人形的火把。而已然确定狂尸处于败局之后,东贤山庄以及半子德院中不停有火堆和油灯燃起。原有的照明和尸体燃烧的临时火光加在一起,把整个庄子照耀得非常明亮。这些跳动的火光同时也将房屋树木等物体的影子映照在周围山崖峭壁上,犹如晃动着的巨大鬼影,让人觉得诡异和心慌。而更让人感觉诡异和难受的,是那些持续燃烧久不熄灭的幽蓝火苗,以及火苗燃烧之后弥漫而起的浓重尸臭。

  诡异之景必见诡异之事,诡异之事必显诡异之人!

  一个和那些狂尸姿势很接近的躯体,孤独地站在燃烧着的尸群背后。按理说这躯体的姿态应该比失去操控的狂尸更加扭曲,所不同的是他身上没有蓝色的火苗,只有两朵红色的火苗。那是一双血红的眼睛,而这双眼睛正是属于驱赶狂尸的言家铃把头。他以如此扭曲的身躯站立,以如此可怕的血眼注视,是在酝酿着什么?还是要做出什么决断吗?

  就在各种灯火照明亮起之后的瞬间,齐君元感觉自己的视线范围里的某处景象恍惚了一下。这恍惚不是由于光线的变化,而是因为形态的改变或物体的移动。于是他迅速集中注意力找寻,却发现刚才的恍惚已经消失。无法确定是哪一处又是哪一物,可能是某间民房、某个墙壁、某棵大树,或者某块农田。

  “叮当……,叮当……”齐君元找寻的视线很快被铜铃声吸引回来。铜铃声很缓慢,是因为摇动铜铃的躯体运动得很艰难。但扭曲的躯体很坚定地克服着各种艰难,并且随着他的努力,身体逐渐冲破痛苦的极限,顽强地舒展开来。

  “叮当、叮当……”铃声快了起来、流畅起来,扭曲弯腰的身体重新挺立起来,高昂起来。

  见到这种情形不止齐君元感到惊奇,那大傩师以及东贤山庄的其他高手更觉得不可思议。明明已经确定的胜局,明明已经颓弱趋死的对手,却未曾想到他能挺身再战,将对局的胜负结局变得扑朔迷离。

  不过现在所有的狂尸都已经失去了用以控制的符咒和金针,并且处于被燃烧的状态。就算铃把头的意志和体力都能强撑下去,可只会驱动尸群的他还能以何为战?

  不过江湖中久走的行家都心中清楚,不知道他以何为战便越发地可怕。生死对决,最危险的不是对手技高,而是不知道对手会出什么招。

  本来“双重梵音震”的念诵声已经轻弱了,现在却被迫再次提升起来。仔细听的话,可以辨出那两种念诵声已经没有刚才那么清亮了,很明显出现了沙哑的余音。

  “死者为大,众生让道,行随我意,铃引经报,尘为世土,掩身魂消……”那铃把头也开始大声念诵经文,虽然音量气势无法与大傩师那边的两人相比,但吐字和声调却坚定而凶狠,就像一口一口咬嚼着什么。

  念诵经文的声音坚定,脚下的步伐则更加坚定。他只几步就来到前面尸群的旁边,再几步便进入了燃烧的尸群中间。“清莲佛油”燃起的蓝色火苗并没有马上围裹住铃把头,因为他不是尸体,他是活人。“清莲佛油”的特性能自行辨别出邪晦的程度,所以对铃把头的燃烧甚至还没有平常的火势剧烈。

  “以心化血,血气扶摇,不待后世,恨怨现消!”铃把头念到此处,猛然抬头,脚下急步快行。同时口中鲜血如密雨喷出,四处飘洒。

  鲜血无法扑灭燃烧尸群的火焰,但以心元尽碎化成的鲜血却可以让燃烧的尸群再次随他的心意而动。只不过现在的心意已然是遗留下来的心意,当一个人的心元尽碎之后,他自己就已经成为了一具尸体。

  铃把头倒下了,但他周围倒下的狂尸都站了起来,而刚才没有倒下的狂尸已经开始朝前挪动起来。最后喷出的血雨无法喷洒到每个狂尸的身上,不足以让整个尸群都按照铃把头遗留的心意动起来,但能动起来的尸体肯定不少于百十个。

  第十二章 绝重镖

  天目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