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章(2 / 2)


  苏眉说:“可惜,我还没结婚,这么年轻就……”

  梁教授也开玩笑说:“小眉,你结婚的时候,我来主持婚礼,画龙和小包,你喜欢谁呢?”

  苏眉说:“讨厌,快点吊死我吧!”

  包斩扮演凶手,他戴上一个头盔,把苏眉的手脚绑在椅子上。椅子位于茶几之上,房顶还弄了个挂钩。警方对视频画面进行过分析,认定凶手拍摄所采用的是一部苹果5s手机。梁教授测试了距离,将一部同样的手机放置在后面,拍摄整个过程。

  电视机播放着《新闻联播》,苏眉被绑在茶几上的椅子上。

  包斩一点点地向后抽拉茶几,苏眉的嘴巴被堵着,面露惊慌,她的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吊在房顶。茶几移动时发出刺耳的声音,苏眉所坐的椅子只剩下一条腿还在茶几上,包斩深呼吸,猛地一拉,随着众人的叫喊,坐在椅子上的苏眉悬空,系在脖颈上的绳子瞬间勒紧……

  特案组决定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之前,特案组有过一场争论。

  梁教授说:“我有个请求,我想以个人名义来召开这场会议,将我们的推理结论公之于众。”

  画龙说:“不,老爷子,这次我可不答应你。”

  包斩说:“我们特案组是一个团队,有什么风险我们共同面对,共同承担,荣辱与共。”

  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云集,会议很短,只有10分钟,特案组发布了一条匪夷所思的消息:凶手将在明天下午两点之前来到祥城市公安局投案自首!

  这个消息令人震惊,记者们无法理解特案组为何如此自信,凭什么认为凶手会自首,还准确地预测出了凶手自首的时间。

  一个记者向梁教授提问:“你是神仙啊,你怎么知道凶手会在明天自首?”

  梁教授回答:“我们特案组已经掌握了突破性的线索,知道了凶手的身份。约定时间,其实是给凶手一个自首的机会。明天,两点之前,你们记者等在公安局门口就知道答案了。”

  媒体纷纷发布了这条消息,网络沸腾了,每个人都在期待着凶手的出现。

  第二天,公安局门口聚集着众多记者,甚至还有外国媒体到来,各种“长枪短炮”架设在公安局大院门口,记者们凭借敏锐的职业目光打量着每一个走进或试图走进公安局的人,希望第一时间捕捉拍摄到凶手的身影。

  公安局门前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凶手可能从出租车上下来,也可能步行,或者骑着一辆旧摩托车而来。

  记者们对凶手前来投案自首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他们想的是,如果凶手没有来,那么羞辱和讽刺一下特案组也是个不错的新闻话题。

  梁教授预测凶手会在下午两点前来自首,眼看着时间就要到了,众人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从未有哪个凶手受到过这样的关注,这样的礼遇。凶手在网络上凝聚起了一些粉丝,那些崇拜者也聚集在大院门口,他们举着标语,拿着鲜花,也在等待着凶手出现。

  一个粉丝说:“我是他的影迷,我想看看他究竟长什么样。”

  另一个粉丝说:“他一出现,我就尖叫,可是,他马上要被警察叔叔抓走了。”

  鼓楼上的整点钟声敲响,两点了,凶手没有来。

  第四十章 戏如人生

  一阵大风吹过来,尘土飞扬,草叶和垃圾袋卷上空中,众人纷纷侧头,防止风沙迷眼。

  逆风的方向,出现了两个人,一男一女,迎着风,携手同行。

  男的穿着件皮夹克,戴着头盔,女人身穿一件白色毛领羽绒服,在场记者纷纷拍照,围拢过来举着话筒提问,他们保持沉默,拨开众人,径直走进了公安局。

  特案组四人站在接待大厅里,他们已经等很久了。

  穿皮夹克的男人说:“我就是拍摄上传杀人视频的那个人。”

  穿羽绒服的女人说:“我是被吊死的那个女人。”

  第一部杀人视频中的那个女人并没有死,她还活着。

  特案组找不到案发现场,所以他们重建了一模一样的现场,通过犯罪模拟,特案组早已知道,杀人只是“凶手”和“受害者”导演的一场戏。

  过程如下:

  那女人首先脱掉上衣,用绳索在两肋之下捆绑好,预留下一个打结的绳套,然后穿上毛衣和羽绒服,坐在椅子上。男人将她捆绑,开始录制网友看到的那段视频。男人在女人脖子上缠绕的是“假绳”,这根绳子很短,刚好绕脖子一圈,并没有连接到上吊的那根绳子,只是起到迷惑别人的作用,承载力量的那根绳子连接的其实是隐藏在女人腋下的绳套。毕竟,一个人,腋下绑着一圈绳子被吊在空中是不会死掉的。

  这是一种简单的魔术手法,电影里也很常见。

  为了把这场假吊死的戏演得逼真一些,她的表情是那么恐怖,挣扎得是那么剧烈,所说的台词也是提前背熟的,这一切都是他们所演的戏。

  他们并不是陌生人,而是一对恋人。

  男人叫何一争,是个导演,女的叫沈茶,他们毕业于北京的一所电影学院。

  大一的时候,何一争就是学校里的才子,才华横溢,自编自导自演了几出话剧,在学校的小礼堂演出的时候几乎场场爆满,掌声如潮。他们相识的那天,云淡风轻,鸟语花香。何一争创作了一个三幕的舞台剧,寻找女主角来和他演对手戏,他扮演丈夫,需要一个妻子的角色。很多表演系的女同学前来面试,沈茶当时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背带牛仔裤、帆布鞋、棉布t恤,露着白白的手臂,扎着双马尾,抱着几本书,徘徊在小礼堂外面的走廊里。

  她是陪朋友前来应聘角色的,何一争偶然看到她,觉得她的形象非常符合剧中人物形象。

  何一争说:“这位同学,我请求你担任女主角,来演我的妻子。”

  沈茶有些受宠若惊,不知道说什么好,朋友轻轻地推了她一下,示意她赶快应允。

  何一争说:“你不回答就是同意了,走吧,我们去排练一下,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老公,你是我妻子,我们要融入这个角色,要入戏。你先叫我一声老公试试。”

  沈茶扭扭捏捏低着头说:“我不……”

  他们扮演过多次夫妻,从学校的舞台到人生的舞台。

  他是主角,她是配角。

  当时的很多剧照和相片都保存了下来,存放在一本厚厚的影集里,随手翻看,往事如碧空般晴朗。舞台上的台词是他们共同创作而成,有时,他们也会争吵,比如关于爱情的观点。

  他说:“爱情,来时如蝴蝶,去时如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