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1 / 2)





  秦茉挺起身子,想要说什么,却被花小娘按下。

  花小娘冷冷一笑,说:“莞姐儿当我们是傻的吗?清风是你的丫鬟,自然会向着你。就连衙门里审案子都有‘避讳’一说,你以为主君会受了你们主仆蒙蔽吗?”

  在秦昌心目中,花小娘就是这般直来直去、孤傲不屈的性子,是以这话由她说出来并不觉得不妥,反而十分信服。

  “父亲大可向二妹妹和四妹妹求证,即便您不信我,总该信她们。”秦莞没理花小娘,只对着秦昌道。

  花小娘闹了个没脸,险些咬碎一口银牙。

  秦昌的目光往其余两个女儿身上扫了一圈,最后选中了看似老实的秦薇,“老四,你来说。”

  ——他甚至不知道秦薇的闺名。

  秦茉急急地扑过去,拉住秦薇的手,眼中暗含威胁,“四妹妹,你别怕,跟父亲好好说。”

  秦薇缩着肩膀,怯怯地跪到地上,看看秦茉,又看看秦莞,哪个都不敢得罪,“父、父亲,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秦茉急了,“你怎么能什么都不知道!你明明看见大姐姐打我了,是不是?”

  秦薇被她推推搡搡,吓得直掉眼泪,哭都不敢大声。

  就在这时,秦萱主动站了出来,轻轻柔柔地说:“回父亲,今日之事的确是三妹妹不对,大姐姐虽动了手,却也是为了妹妹好。”

  闻听此言,屋内之人反应不一。

  秦莞挑了挑眉,没想到秦萱会站出来帮她说话,毕竟她向来是个明哲保身的性子。

  “二姐姐怎么向着她?你是不是看她攀上了长公主,想巴结她,不想跟我好了?”秦茉气得推了秦萱一把。

  秦萱接连退后了好几步,一头磕在了花几上。

  这回哭的变成了秦萱。

  她哭起来不像秦薇那么压抑,更不像秦茉那么假,豆大的泪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一颗接一颗地砸到青石板上,连秦莞都怀疑她是不是真撞疼了。

  秦昌转头骂了秦茉两句,秦茉受不了委屈,也哭了。

  一时间屋内乱成一团,花小娘哄着闺女,秦萱捂着额头,秦薇凑热闹似的呜呜咽咽地哭,丫鬟婆子们慌慌张张。

  唯有秦莞冷眼瞧着,仿佛置身于这场闹剧之外。

  在高高低低的哭泣声里,她的声音异样冷静:“今日之事到底如何父亲大可去查,女儿无愧于心。父亲若果真疼爱三妹妹,便好好教她吧,今日她不顾廉耻信口胡说,我只是打了她一下,明日她若闯下大祸连累全家,可不是一巴掌就能解决的。”

  秦莞说完也不管秦昌的反应,转身就走。

  秦昌看着她果决的背影,突然生出一股异样的感觉,他竟觉得秦莞很可怕。

  她不像其他女儿一样千方百计想要获得父母的疼爱,她对自己没有丝毫孺慕之情,对这个家也没有任何依附之态。

  她凭什么?

  ***

  秦莞凭什么呢?

  她凭的是心中的格局。

  重活一世,如今的她早已没了从前的小女儿心态,对于姊妹间争宠出风头的把戏已然不放在心上。

  此时的她惦记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报仇,二是自力更生。

  她想报复魏如安,却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此时的魏如安并没有真正害过她。所以她要留着他,等着他犯错,然后一样样报复回去。

  再有就是找到那个脸上有痣的婆子,牵出背后的真凶,这很难,好在秦莞不急,少说还有五年,慢慢来。

  这期间她要为自己挣够资本,即使不嫁人也能体面地活下去。

  如今她手中仅有的产业是母亲陪嫁的庄子和铺面。铺面还好,月月都有进账,那庄子的收成却是一年不如一年。

  舅父先前就提过,叫她舍了粮食种些瓜果,怎么也能多赚些。秦莞从前没上心,这时候不得不好好考虑。

  可是,种些什么呢?

  寻常瓜果家家都有,且不好存放,若没有固定的售卖渠道,反倒不如种粮食保险。

  正想着,清风便将晚饭端上了桌。

  秦莞看到白瓷盅里的炖木耳,突然有了主意。

  在她的记忆中,两年后汴京府衙会审理一桩大案,案子的起因就是木耳。

  京中之人所食的木耳多为野生,个头小,肉质脆薄,且不易得,因此价格极高。

  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前朝便有川北山民开始栽培木耳,耳大,肉厚,口感绵软,比野生的还要可口许多。

  有人偶然得之,写入了游记之中。

  有那无良的黑商为了得到木耳培植的手艺,派人深入川北之地,对山民威逼利诱,事成之后竟残忍地屠戮了整个山寨。

  唯一的幸存者是个年轻的赤脚游医,对方亲人皆逝,悲愤至极,千里迢迢来到汴京,敲响了龙亭之外的登闻鼓。

  官家着汴京府衙审理此案,好在结果是恶有恶报,也算大快人心。

  秦莞心思一动,这木耳的栽培技艺若她能提前买下,转移恶人的视线,这样一来既能免了一场祸患,自己又能赚钱,岂不是两全其美?

  就算买卖不成,也能顺道提醒山民早做防范,不至于遭了奸人的道。

  秦莞越想越觉得可行,匆匆吃了饭便坐到书案前给舅父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