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07章突发事件(1 / 2)





  第2307章突发事件

  柳擎宇摇摇头:“当然不止这些,我刚才只是说了中庸之道的好处。

  而中庸思想是建立在封建制度的“仁”“礼”之上,其本身并不是绝对的完美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复杂性。

  中庸的思想中包含了调和折中的内涵,在应用中可能会导致力量过于分散,使得一些利多弊少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最终只能改良以折中的方案。

  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说在对一些官员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上,我们就不能中庸,既然是违纪了,就必须要受到法律的严惩,不能因为他的身份和背景就有所宽恕。

  所以,

  我认为,

  对于中庸思想,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庸在新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柳擎宇说完之后,笑着看向苏国瑞:“师兄,我说完了。”

  苏国瑞像看着怪物一样看着柳擎宇,良久之后,这才使劲点点头说道:“好,非常好,柳擎宇啊,从你能够将这个问题回答得如此圆满可以看得出来,你对于儒学还是很有研究的,那么我最后在提问你几个问题,如果你能够将这些问题回答出来,今天这局就算是平局,你看如何?

  老师,您看你?”

  柳擎宇苦笑着点点头,

  他知道,以自己目前的水平要想向苏国瑞反击肯定是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毕竟自己对国学和儒学虽然喜欢,但是下的功夫太少了,

  这一次只能被动的接受苏国瑞的提问。

  虽然心中不爽,却只能接受,

  不过柳擎宇心中已经开始琢磨了,等到半年之后,自己一定要钻研出一些自己的东西去难住苏国瑞。

  唐老笑着点点头说道:“好,国瑞的这个提议不错,我同意,擎宇,你呢?”

  “我也同意。”柳擎宇很爽快的回答。

  “好了,我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儒家对于为政者在进退之道上是如何阐述的?”说完,苏国瑞充满期待的看着柳擎宇。

  这个问题比起中庸之道更有难度。

  考察的是研究者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柳擎宇笑了:“师兄啊,你考的这个问题还真问对人了,我这个人别的不行,但是记忆力却是超强的。

  《论语?卫灵公》记孔子还曾说:“君子哉蘧伯玉!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公冶长》有孔子的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孟子理解孔子的进退出处的态度:“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我认为,韩愈在《争臣论》中的论述比较到位:“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

  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想,这句话应该是对儒家进退之道最佳的解释了吧?”

  柳擎宇说完了,客厅内一片安静。

  此刻,不仅仅是苏国瑞,就连唐老都被柳擎宇这超强的记忆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给震撼住了。

  其实,理解儒家思想并不困难,只要有一个好老师、自己再认真学习和研究,肯定能够理解很多东西,

  但是,如果要把那么多儒学典籍里的内容全都背下来,随时取用,这就考验人的功夫和大脑的记忆力了。

  即便是如唐老这种国学大师,也只是对国学典籍深入理解,关键地方记忆下来罢了,而柳擎却可以随时截取自己需要的内容,这种记忆力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具有的。

  此刻,苏国瑞终于明白为什么唐老说柳擎宇半年之内能够赶上自己,一年之后能够超过自己了。

  就凭柳擎宇这种超强的记忆力,只需要老师好好调教半年,

  还有什么东西能够难得住他呢?

  妖孽,真是妖孽啊。

  苏国瑞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茶,看向唐老说道:“老师,我服气了,您真有眼光啊,就柳擎宇这家伙的资质,我感觉半年之后就可以超过我了,用不了一年。”

  唐老闻言,手捻须髯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当苏国瑞老师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看到苏国瑞对别人说出服气二字啊。

  以前的时候,也曾经有很多学识渊博之人到唐老这里来为苏国瑞讲课,但是苏国瑞只是敬重,而不是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