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3)(1 / 2)





  思及谭米雪,那种莫名的窒息感又涌了上来。

  于瑾真想钻进她的心里看一看。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双更的,又失败了,立个flag,明天一定双更!

  第061章

  为了术后减轻伤口疼痛, 药物中总会含有一定剂量的镇定,故而之后两天,于瑾多数时间都是昏昏沉沉的, 仿佛做了一场漫长的梦。

  第三天早晨, 梁曼宁来看她, 在门口一探头, 没瞧见陈安娜和谭震,顿时自在很多,听说今天开始能吃东西了, 姥姥熬了粥,让我给你送来。

  于瑾笑道, 姥姥怎么没来?

  她和我一样。

  言下之意, 姥姥也不愿意见到陈安娜和谭震,那夫妇俩毫不遮掩的轻视, 年近七旬的老人怎么会看不出, 一次两次的,就不爱过来了。

  护工检查了一下粥, 确认可以食用,便帮着摆在餐桌上,又摇起于瑾的病床。

  怎么样, 伤口还疼吗?

  比前两天好多了, 就是有点痒。

  那说明是伤口在愈合,快要好了。梁曼宁说完,忽然想起什么似的, 很兴奋道, 你昨天看电视了没?你现在可是三好学生的代表性人物了。

  什么意思?

  欸,几点了, 应该有重播,你等一下啊。

  梁曼宁打开病房里的电视,调到地方台,这会早间新闻刚结束,还在广告当中,地方台做了一场关于你的特辑报道,可能是收视率太高,隔几个小时就要重播一次。

  地方电视台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时不时的就要做一场专题特辑,都是白城周遭的大事小情,类如,单身母亲的含辛茹苦,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环卫工人的每个清晨。

  而这一期的主题是白城高中的三好学生,记者从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三个角度,带领观众深入了解这名三好学生的种种事迹,不仅采访了白城高中的师生,还播放了那日于瑾的脱稿演讲,以及去年秋季运动会她赢的女子三千米冠军剪辑视频,背景音乐也掩盖不住那响亮的口号声

  公开处刑,不过如此。

  于瑾正觉难堪,画面一转,是一段稍显模糊监控录像。

  电视台为彰显她高尚的品德,没有表明她与谭米雪之间的同学关系,掐头去尾的截取了危急时刻那一幕,并将其称之见义勇为,后面还有伊红梅的相关报道,没多少实质性的素材,主要是记者赞扬这段可歌可泣的师生情谊。

  其实你出车祸那天电视台就要来采访的,前天也来过,死缠烂打的,只是我妈不愿意,他们也说会影响你休息,就给挡了回去。

  梁曼宁口中的他们自然是陈安娜和谭震。

  于瑾笑了笑,偏过头问她,老师身体好点了吗?

  比前两天能好一些,起码不会一站起来就头晕了。梁曼宁说完,瞪大眼睛道,等等,专题报道诶,你就这反应?

  嗯?

  梁曼宁沉默片刻,老气横秋的叹了口气,也对,你连找到亲生父母这么大的事都很淡定,上个电视而已,算得了什么。

  这两天以来于瑾始终在输液,今早针刚拔出去,她一面活动着还有些僵硬的手指,一面笑道,鉴定结果还没出来,现在说亲生父母为时过早。

  鉴定结果应该是今天出吧,估计他们正在那等着呢,要不要我过去看看?

  看什么?

  这就相当手握一张有一半几率中奖的五百万奖券啊,你难道一点不好奇吗?

  于瑾被梁曼宁天真的五百万逗笑,你错了,现在手握奖券的不是我,是他们。

  梁曼宁不禁瞠目结舌,你可真够拽的。

  上午十一点钟,亲子鉴定的结果出来了,匹配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

  陈安娜虽然早就接受了这个事实,但看到上面的数据还是有一瞬间的恍惚,差点跌倒在地上,幸好谭震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她,没事吧。

  没事

  到底是年少夫妻,相濡以沫十几载,陈安娜已经不生丈夫的气了,可以理智的和他对话,我想过了,你说的对,确实应该先知会老爷子一声,不然回头他深究起来,我们也吃不消。

  谭震中了奖券,又得到了妻子的谅解,心中很是欢喜,但这会并未显在脸上,那我待会给老爷子去个电话,嗯,下午放学,我们一块去接米雪过来。

  丈夫还能想到女儿,让陈安娜非常满意,于是夫妻俩立刻统一了战线,别的先不提,那个于鹏鲲和常绣芳,我是决不能放过的,你跟老爷子说的时候,可不要忘了他们。

  嗯,老爷子出面,事情也能办的利索点,要我说,干脆就不让他们见着米雪,于瑾那里

  交给我就好了。

  夫妻俩有商有量的分好工,各自去忙碌。

  梁曼宁有幸目睹母女相认的场面,回到伊红梅的病房后,忍不住向伊红梅吐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今天算见识到这句话的真谛了,她们给人的感觉就像嗯,就像是你给于瑾发成绩单!一个纯粹高兴,一个非常平静,半点多余的感情都没有。

  梁曼宁的形容十分精准,伊红梅笑道,有的人就是这样的,天生情绪不外露。

  那也太不外露了,我还以为会抱头痛哭呢。

  你见过于瑾哭?

  伊红梅叹了口气道,这件事情最受打击的应该是谭米雪,也怪可怜的。

  梁曼宁对此表示不赞同,她有什么可怜的?要说可怜也该是于瑾可怜吧?你忘了她刚来我们家时穿的那双鞋,破了那么大一个洞,可想而知她养父母是怎么对她的,谭米雪呢,锦衣玉食的,一件衣服穿三次都算多了,况且她爸妈就算知道了她不是亲生的,也对她很好啊。

  话不能这么说,这件事归根结底是大人的过错,跟她有什么关系呢,她无忧无虑的长大,突然遭遇这种变故,无异于是晴天霹雳,心性不成熟的小孩,接受起来多难啊。伊红梅颇为感慨道,万幸她父母对她不错,否则她再偏激一点,好好的孩子恐怕就要长歪了。

  此刻,包括于瑾在内的很多人都想知道谭米雪的想法,但谭米雪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叫人难以看透她的内心。

  陈安娜抚摸着女儿没有打理过的头发,深感忧虑,米雪,你跟妈妈说句话,你这样一声不吭的,妈妈心里也难过。

  谭米雪耷拉着脑袋,细声细气道,我没什么想说的。

  谭震看着后视镜里没精打采的女儿,叹了口气,对妻子道,算了,急不得,给她点时间慢慢适应。

  从学校到医院,很长一段路,谭米雪始终都没有开口,直到进了病房,看见于瑾,她才问道,你有没有好一点?

  好多了。

  陈安娜与谭震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庆幸,觉得两个孩子大抵是真的有缘分、合得来,这是再好不过了。

  既然如此,不妨就多给她们些独处时间,或许就能打开谭米雪的心结。

  陈安娜这么想着,对谭震道,公司有事你就去忙,我也回家收拾收拾,等小瑾出院好能接她过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