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0节(2 / 2)


  也算是难得的缘分。

  ***

  宋氏庄园山脚下有一个用青石和竹子搭成的大院子,从前是舍粥的粥棚,建国后改成了茶舍,招待南来北往的行人免费喝茶、歇脚。

  沿着盘山路走到半山腰,可以看到一个雅致的小院,青石台,竹板墙,檀木桌,生着红泥小炉,燃着清新的香料,是用来招待贵客的地方。

  此时,沈、宋两家就坐在小竹院里谈婚礼事宜。沈家那边七个爹都来了,宋家这边的长辈们也都在。

  长辈们盘着腿坐在茶案两侧,小辈们恭恭敬敬地坐在后面,唐宋和沈磊都在场。

  宋家嫡系婚嫁遵循宋制,三书六礼一样不缺。前面的礼节已经走完了,就差“亲迎”,长辈们正在商量迎新人的具体的路线。

  宋长曜声音苍老有力,沈家的爹爹们安静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对老爷子十分恭敬。

  唐宋越听越不对劲,之前他们在国外拍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都是家里办的,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娶”的那一个,为什么现在听着不像那么回事?

  他欠起身子,小声提醒:“大伯,是我求的婚。”

  宋长没理他,继续说:“上轿时辰定在卯正三刻,届时天色亮了,又不热,也算是这俩孩子有福气。”

  沈天成点点头,“这边会安排人提前走一遭,尽量早点到,即使孩子们多耽搁些也误不了。”

  宋长曜笑眯眯:“亲家费心了。”

  “应该的。”

  唐宋拿眼去看沈磊。沈磊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俩人中间隔着一排茶案、两排长辈,根本没法说悄悄话。

  唐宋有点急,悄悄掏出手机给沈磊发微信。

  沈磊大概调成了静音,铃声没响。

  唐宋清了清嗓子,试图引起他的注意。

  沈磊就像定在那里似的,毫无所觉。

  唐宋小动作不断,倒是引得长辈们笑起来。

  宋长河回过头,瞪他,“闹什么妖?”

  唐宋挪了挪屁股,委婉地说:“爸,是我求的婚,婚礼不应该在咱家办么?”

  宋长河抿了抿嘴,没吭声。

  爹爹们挑挑眉,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几位年长的哥哥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唐宋小声嘟囔:“有什么不对吗?”

  白一峰笑呵呵地说:“都是一家人,在哪边办都一样,你爸在山那边买了个宅子,到时候不用飞机汽车的来回跑,叫磊子骑着马来接你。”

  唐宋皱皱鼻子,干脆把话说明白:“不应该是我接他吗?”

  沈磊终于抬起头,咧着嘴笑。

  唐宋瞪了他一眼,不用别人说,他自己就红了耳尖。

  两家长辈乐悠悠地喝了一盅茶,继续谈。

  唐宋没再插话,心里其实很不服气——明明是我求的婚,为什么是“嫁”的那一个?!

  ***

  六月十六,天还没亮,宋氏庄园灯火通明。

  屋里屋外人来人往,红色的大灯笼成排成排地挂着。

  伯伯哥哥们在外院歇着,伯母嫂嫂们在屋里坐着,小辈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嘻嘻哈哈地打闹着。

  灶房的火一夜未熄,茶水点心源源不断地往前院送,鸡鱼肘肉一并上了屉。

  唐宋待在喜房,从昨天熬到现在,正没精打采地靠在颜清身上打盹。

  白婷婷抱着幸幸坏兮兮地叮嘱:“小箱子一定要拿好了,不给红包不开门,多要几个才够本。”

  小家伙郑重其事地点点头,细细的手把小皮箱攥得更紧。

  外面隐隐传来鞭炮声,夏焱卷着袖口提着衣摆兴冲冲地跑进屋,“来了来了!”

  屋里人精神一振,“到哪儿了?”

  “已经过了茶舍,眼瞅着就到大门口了。”

  白婷婷把幸幸一抱,“走,拦门去,这回非得叫臭石头出出血不可!”

  颜清笑得温和,“你们去吧,我陪着唐唐。”

  夏焱笑嘻嘻地拉他,“不成,没你可拦不住闫少校。”

  颜清脸一红,被夏焱扯走了。

  白婷婷冲着唐宋做了个鬼脸,抱着幸幸跟在后面。

  唐宋也跟着精神了,不知道怎么的竟然有种说不出来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