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三十三章 朝廷征粮(2 / 2)

王元儿心情十分沉重。

一旦有战事,苦的都是老百姓,这是没错的,现在可不正是这样。

一斗米看似不多,可有些人家,一年到头,连一两银子都存不下来的都大有人在。这一斗米,也是从他们口中夺粮了,尤其是人头多的,那跟要他们的命也是没两样的。

也不知接下来会有多少人家卖儿卖女,又有多少人东躲西藏,只为了逃这征粮,也不知多少人会在背地里骂着皇帝老儿。

王元儿来到崔源在衙门的住处,捧着下人送上来的茶,一言不发。

“想什么想得这么入神?为征粮的事?”崔源推门进来,见她双眉深锁的样子,不由问。

王元儿抬起头,勉强地一笑:“忙完公务了?”

“不想笑就别笑,太难看了。”崔源指着她的嘴角嗔怪。

王元儿问:“此前都没有确准的消息要征粮,突然的怎么就要征粮了?不是说只有几个粮仓没粮,缺粮缺成这样?”

偌大一个北朝国,一场小战事就要征粮,难道之前的存粮都是假的?

崔源喝了一口茶,声音略低:“有粮仓空是一事,也有查出以陈粮换新粮的,而且还都是发霉的陈粮。”

他声音里带着隐隐的愤怒。

“发霉的陈粮?”王元儿目瞪口呆。

“还是先帝那时的旧粮,早几年雨水多,有些粮食根本没晒干就收仓了,早就霉了。”崔源叹道。

王元儿听了愤然,咬牙恨声骂:“这些贪官污吏!”

也莫怪有些人卯足了劲想要当官,想要掌权,就是趁着职便,为自己和家族谋利。

她见崔源脸色不好,才想起眼前这人也是个官呢,忙道:“我并非骂你,我就是骂那些以旧换新的贪官。”

“我知。”崔源一笑。

王元儿叹了一口气,道:“如今这粮一征,只怕外头的粮价就会噌噌的升起来,又是按人头来征,只怕好些人家都拿不出,而且才缴了秋税不久,只怕老百姓心中会多有怨言,皇上这名声?”

老百姓不会关心谁做皇帝,只会关心那皇帝能不能让他们安居乐业,有饱饭吃有暖衣穿,这征粮,和加赋税,又有什么不同?

老百姓只会欢喜听到减税的,没有人喜欢加税,这弄这么一下子,老百姓还不觉得这皇帝当得不咋的?

而且,这交不出来的自然要买,那粮价这么高,也不知得花多少银子来买。

崔源露出一个苦笑,道:“这我如何不知?可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了,除了征粮,朝廷已经拿出了大笔银子向粮商购粮。赈灾要银子,安抚将士要银子,修建河道要银子,处处都是银子,现在国库空虚,他哪里管得了名声如何?可以说,皇上也穷得叮当响。”

王元儿刚喝了一口茶,闻言一呛,咳了几声惊道:“啥,皇上穷得叮当响?”

普天之下莫过于王土,说皇上穷,这说出来还不得笑死人?

“便是普天之下是王土,也不是任予任取的,总不能说你家有钱,我来拿点用,这么简单吧?”崔源失笑。

王元儿扯着嘴角讪笑。

她只是个普通的小女人,也没有人和她说一些庙堂里头的弯弯道道,如何知道那么多?反正在她两世的认知,皇帝老爷就是天底下最有钱的人,不但她认为,相信全天底下的老百姓都是这般认为的。

“皇上很穷。他登基没三年,要充盈国库,充盈自己的私库,那是需要年月的沉积,不是一下子就能有的。”崔源想起那没有舒展过的眉头,嚷着自己很穷的高高在上的人,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同情。

“这么听你说,皇上也不容易啊。”王元儿也有些同情了。

崔源见她那样,忽儿一笑,道:“是啊,那个位置也不好坐的!”也不知道他后悔不。

“这实在是交不出粮食的,当真就要服丁役?”王元儿又问:“实在是穷困的人家,人头也多的,只怕真交不出这一斗米来,就不能按着家中实际情况来?需知道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逼得太狠,只怕会有人不服而奋起反抗。”

公榜上说了,这交不出来的,就要服丁役的,每家最多只能以两个人丁去抵,可连人丁都交不出来,那剩下的,就只能奋起一搏了。

这是她不乐意看见的。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有国才有家,有时候只能狠下心来,尤其是上位者,他看的,是整个天下。”崔源叹道。

王元儿沉默下来,帝皇看天下,可老百姓,也只看自己的小家,但自古这成就霸王的路,也都是要有牺牲的。

如今也就希望这战事快些消停下来,不然的话,只怕今年的年都不好过了。

v1